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潜心孕育 静待花开

作者:王思 字数:3327  点击:

摘要:“资料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课后安排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历史典故和相关联的其他知识。《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指出:设置这项内容,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然而,这朵等待人去滋养的花骨朵儿并没有引起教师或学生的注意,甚至部分教师和学生遗忘了这朵原本应该美丽绽放的花骨朵儿。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滋养它,孕育它,才能令他大放异彩呢?

关键词:资料袋;开发;利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19-0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部分文章后面安排了“资料袋”,余文森先生曾在《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提到过“它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知与新知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它同样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站。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教师教学用书》也明确指出:设置这项内容,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可是,直至今天,“资料袋”依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绝大多数教师会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却不会提醒学生关注课后的“资料袋”。有时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却不知最精华的,与课文息息相关的资料就在课本里,就在文章后面。让学生读透读懂“资料袋”对学习文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资料袋”,使其发光发亮,提高教学效率呢?结合教学实际,本人谈谈几点看法:

1.课前运用,播撒种子

低段课文篇幅都比较小,学生也会有较多的阅读兴趣,可从中段开始,部分文章篇幅较长,一些学生看到满满的文字就失去了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对学生学习文章来说极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强烈的阅读兴趣可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求知欲,人教版三上语文教材中共安排了9个“资料袋”,因为中段学生的阅读量较少,知识储备不够,而且三年级的“资料袋”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图片,图文结合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从课后的“资料袋”人手,让学生在预习时能关注“资料袋”的内容,运用“资料袋”去沟通、联系,并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带着“资料袋”的信息去了解课文,并会处理信息,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10课《风筝》,我们可以这么引导学生,让学生先欣赏“资料袋”里的四张风筝图片,这么漂亮的风筝有没有看见过?你还看见过哪些漂亮的风筝?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开始讨论,这一步已经引起了学生对风筝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说说风筝的来源,一部分学生就会从“资料袋”中的文字中提取信息,这也锻炼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导入课文,课文围绕风筝写了什么事呢?你想知道吗?学生们自然而然就会去阅读课文,这就从一开始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2.课中融入,生根发芽

2.1 课始融入,扎根入土

文章后的许多“资料袋”都可以作为新课教学导入时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后的不同“资料袋”,设计好导入形式,使学生能更快地走进课文,加深对课文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理解课文。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文章后的“资料袋”内容是五星红旗定为国旗的时代背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反复阅读,明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通过阅读“资料袋”,学生对文中留学生在绝境中毅然拒绝面包店老板以面包换五星红旗的要求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留学生这种热爱国旗、热爱祖国超过爱自己的精神赢得了面包店老板的敬佩之情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相反,如果教师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没有引导学生学习“资料袋”中的内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就必然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2.2 课中融入,浇水施肥

语文是没有“围场”的,我们教师要当牧羊人,将学生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而不能把学生“圈养”起来。教师们应该把“资料袋”融入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感悟重点句子时,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料袋”,那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句子的含义,还能使原本声音的句子变得生动起来。

例如:六年级下册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怎样的死是重于泰山,怎样的死是轻于鸿毛的。那么老师在教学这句话时,及时地引入“资料袋”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张思德同志的事迹,知道张思德同志出生在四川的一个穷苦人民家庭,曾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最后在一次执行烧炭任务时,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里,牺牲时年仅19岁。有了这一内容的阅读,学生对“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一句子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资料袋”的内容,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是利用了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3 课尾融入,悄然发芽

“资料袋”里的有些内容是对人物的介绍补充,或者是对作品的简介,适合放在课末时穿融入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5课《落花生》,学生也许知道这篇作者是许地山,却不知作者还另有笔名,那么教师在课后融入“资料袋”的内容,许地山父亲曾用“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作者一开始创作时用“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同时,教师也可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做一个无私奉献,朴实无华的人。

3.课后延伸,开花结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资料袋”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课后的“资料袋”有许多是引导学生进行后续阅读,从一片文章延伸到一本书,那么相关的书籍就更多了,这完全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文章后的“资料袋”中向学生列举了各个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的大禹;伟大的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无不吸引着学生去阅读。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甚至爱上名著。

“资料袋”不是只靠教材提供,学生也能整理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资料袋”。作为教师,我们要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课外延伸,创建属于自己的“资料袋”。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课后并没有“资料袋”,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来了解威尼斯的小艇的更多课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开拓了视野。不仅如此,还学会了从众多的资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形成对自己有用的“资料袋”,而属于学生自己的“资料袋”的展示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制作手抄报、制作PPT、以图画的形式、表演的形式等等各种方式呈现,这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对搜集资料的热情,让学生知道语文课文的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也是可以好玩有趣的。久而久之,学生的视野广了,语文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总之,“资料袋”虽然不起眼,它也是语文课程资源,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就好比是一朵静待绽放的花骨朵儿,正等着大家去滋润它。只有我们加强对“资料袋”的关注,并能够有效地利用,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走近文本,学习语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资料袋”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出它应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周一贯.拓展阅读: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J]江西教育.2002.

[3]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4]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5]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用心浇灌 静待花开
用赏识的心态孕育心灵之花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