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看图作文
作者:朱运芳 字数:1947 点击:
摘要:指导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会看图并能写话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合理的想象、口头表达、书面写话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便可以完成看图作文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指导;看图;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111-01
所谓看图作文,就是通过对画面内容的观察、理解,并加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把具体内容有条理地组织成文。指导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会看图并能写话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看图作文的前提是“看图”,图是作文的依据,是作文内容的来源,所以,必须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全图,悟出图意。通常是观察整个图面,形成总体印象,然后按照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进行观察,或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或由上而下,或先中间后两边。例如,以人物活动为主的图面,观察时,应注意先人后物,人在图中是活动的主体,而物仅仅是人物活动的环境条件,是为人物活动服务的。其方法是先认真看清人物的衣着、神态、表情、动作,再去观察图中物件的布置,环境的摆设等物的因素及其与的联系。观察时要做到全面细致,切不可放过有意义的细节。常言道:细节之处最动人。因而观察中既要看到人物所穿的服装,又要看到佩戴的饰物甚至携带的物品;既要细看神态表情,又要细看动作姿态,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观察就要注意看到表示季节、时间、地域的事物,也要注意看到富有城市风貌、乡村特色、民族风情、特别的环境或陈设等等,同时还要看出人和物、物与物相联系之处。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进行合理想象。看图作文,图上能表现的只是人与物在特定瞬间的情景。因而在看图作文时,必须根据图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观察理解,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于以人物为主的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物形体、表情、姿态,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对于以描绘事件为主的图画,则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环境、人物、事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并进行而逆向推理事情的由来,探索事情的经过,想象事情的结果。这样,将图前、图中,图后连贯起来叙述成文,使画面上的人物随笔“动”起来,画面“活”起来,故事也就可以完整地娓娓“讲”出来。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顺序并表达成文。我们观察图画有观察的顺序,想象和联想又使我们给无声的、静止的图画增添了声色和动感,赋予画面以生动的情节,设计了动人的精彩的细节。观察、想象与联想之时,其实也在有意无意之中基本形成了具体表达的顺序。一般来说,完全写实的描绘,其顺序应同观察图画的顺序完全一致,既按观察顺序行文,而对想象和和联想的内容,表达则要因内容而定,灵活安排。至于细节和补充式联想及想象,应采取插叙或补叙的方式表达,而对情节的想象和联想应依据事情的顺序表达。重点部分需要具体表达处要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致刻画,展开来写,尤其要自然、流畅、细腻地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第四,鼓励学生动笔写话,完成作文。
学生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头表达的东西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我们教师“看图写话”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中在让学生动笔写作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要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乐于写作,培养出写作的兴趣。刚开始学习写话的时候,只要求写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学会了写一句或几句话后,就可以学习写一段话了。从一句话写到一段话时,就要求写得具体一些。写人物,可以写他们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对话;写动物,可以介绍它们的外形、颜色、习性、活动情况;写事情,就需要把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此外,要提高“看图写话”的质量,引导学生在平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好词佳句,经常进行词语、句子、片断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总之,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合理的想象、口头表达、书面写话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便可以完成看图作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颜秉君,丁超,商德远.多种角度个性化想象——习作六看图作文设计[J].小学教学设计,2015(25).
[2]张利珍.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作文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3]骆荣芝.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的策略——以苏教版三上“习作三”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09).
[4]熊春燕.浅淡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