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儿童绘本阅读的点灯人
作者:李少兴 字数:2028 点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不多孩子愿意拿起书、静下心来阅读。孩子们的阅读就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如何做好农村儿童绘本阅读的点灯人?同时让绘本发挥真正的阅读价值,笔者结合《爱心树》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为例子来谈如何做儿童绘本阅读的点灯人。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理念;爱心树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10-01
1.引导观察封面,整体把握绘本
1.1 从封面处着眼,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组成部分。阅读封面,猜测故事内容,可以激发阅读兴趣;这样精彩的绘本,让我们稍稍翻阅就爱不释手,又怎能忍住不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呢?
例如设计《爱心树》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厉害的书,(老师把书腰封举向孩子看),这本书获得了很多评价——世界杰出绘本选(课件出示一一一-2001年被美国评为100本最佳图书之一;2003年中国优秀儿童读物;2005年全国十佳童书。)。
师:这本书厉害吧,想不想马上去见识一下这本厉害的书啊?
生:想。
(课件出示《爱心树》封面)
师:这本厉害的书名称是——
生:爱心树。
1.2 从封面处探究,大胆猜想故事
绘本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用图和文同时“说话”,图画中隐藏着许多重要信息。
例如设计《爱心树》封面导入:
师:真棒,大家的眼睛真亮,老师又想看谁的脑袋最灵,从书的封面和书名就猜到这本书写的是谁与谁的故事?树、小男孩分别有什么特点?猜想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或从这本书的封面能获取到哪些信息呢?
(孩子们从封面大胆猜想故事、知道作者、出版社、翻译作者等,老师适当补充和指引)
2.引导观察图文,深入解读文本
2.1 初步感知,概括大意
阅读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概括主要内容,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设计《爱心树》感知、概括: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在电子书刊里认真听老师感情朗读,然后想想《爱心树》主要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孩子们汇报故事的主要内容,其他孩子适当补充,老师适当指引。
2.2 认识绘本,交流“感动”
让孩子认识绘本的特点,从“秘密”字眼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阅读,不着痕迹地去“探秘”,找出让自己感动之处,从中交流汇报,认识到大树和男孩各自的形象。
例如设计《爱心树》“感动”:
课件出示阅读思考:在故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或许说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哪句话?让孩子汇报认识到一棵什么样的大树?或一个怎样的男孩?
2.3 结合现实,升华情感
让孩子们在阅读自选超市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板块来写,让他们对大树或对孩子说心里话时,更加深了他们对整本书的理解,也可以选择结合现实身边人谈感受,升华情感,丰富了自身内涵。
例如设计《爱心树》升华情感题:
(1)出示《爱心树》阅读自选超市,让孩子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板块来写。
(2)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自己所感兴趣的板块内容。
(3)孩子们汇报交流自己所选板块的内容。
(4)老师出示《给予》小诗,师生带着感恩的心情合作朗读。
3.引导总结方法,教会孩子善读
让孩子们从小学会了重要的读书方法,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孩子将来读书有着深远的影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设计《爱心树》阅读方法: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获得了一种启迪,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可以从读懂封面人手,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思,可以把一些令你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适当批注。让我们把这些读书的好习惯陪伴我们遨游书海,那我们的人生更美好!
4.续写结局,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拓展活动以让学生续写自己想要的结尾,可以使忧伤的、可以使大团圆、可以是令人遗憾的等,让孩子融入故事中自由想象,培养了孩子想象能力的同时,在续写中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碰撞,还丰富了绘本书的内涵。
例如设计《爱心树》拓展活动:
孩子变成老头子坐在树墩上,故事却没有结束。大树还会像从前那样期待孩子的到来吗?那个老头子后来怎么样了?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给故事续一个你想要的结局。
5.结语
正如梅子涵教授说的:“让我们都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给孩子点亮一盏盏文学之灯,让它照着孩子长大,让孩子们更优秀、更完美。”做老师的我们,锲而不舍,做一个引领孩子们爱上绘本的点灯人,做一个陪伴孩子们踏上书香之旅的幸福点灯人,因为我们让绘本阅读陪伴孩子度过最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吕梅.播撒阅读种子守望少儿心灵成长——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策划思路及启示[J].公共图书馆,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