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作者:李师 李梦青 字数:2184 点击:
摘要: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在我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德育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几千年来先辈们的精神积累,它不仅可以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实践,其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它是精神文化传承的一门课程,也是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充分的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继承和发扬传统德育文化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切切实实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价值;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244-01
1.传统文化德育本质
中国传统新民和育人的关键就是通过道德教化,这和我国教育文化形态是相适应的。我国传统文化育人的目标就是要教育人的伦理德性,激发人天生具有的善性。中国人自古就将道德伦理深深地内烙于心,在生活实践中以道德伦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德育理念的精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反映出我国人民从古代开始就充分的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教育道德理念来引导入们的生活和成长。中国教育实践一直践行着立德树人的理念,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本质更加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由内而外的德育价值目标感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激励着中国人要怀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重要历史使命,秉持着“格物一致知一正心-诚意一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治世理念思路。在传统文化德育作用下,中国人也明白要先成就大事业就必须要学会吃苦耐劳,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德性人格,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德育的本质。
2.高校思政课渗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策略
第一,在思政教育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有价值的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流不仅仅通过教育家们的言传身教而得以发扬传承,他们通常会通过经解注疏来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经久不衰。早期儒家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来教导入们,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六艺,从而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后来儒家学者用四书,五经来教授学生和弟子,在教与学的不断实践中将经典中的德育价值打磨、切磋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德育价值理念。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中,应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内容,充分挖掘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德育价值,将这些德育价值融入到思政教学课本中,传统文化德育与当代思政教育进行融合,用传统文化思政中德育资源指导思政理论教育,进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推动思政教育发展。
第二,积极开发、利用新媒体技术。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内容繁多,思想理论深奥、抽象、晦涩,当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学习和理解,为了在思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高校应当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开发、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媒体技术的力量让德育价值渗透到思政教育中。为此高校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大规模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微课新型在线课程。利用网络开放在线课程,教师在思政教育中通过在线网络教授理论知识,将传统文化德育价值思想精髓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形成模块化思政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及时学习思政内容,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在线课程教学模式不仅细化了思政理论知识,也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方便了大众,将思政知识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因此要想在思政课中渗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离不开在线课程开发和利用。第二,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德育内容。传统文化德育内容抽象、深奥,通过简单的教说学生是不能够真正理解其思想精髓。高校要想在思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价值就需要借助媒介因素。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思政课程内容,将思政知识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德育价值通过视频、动画、图片形式传播给学生,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和掌握思想精髓,加深了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在思政学习中真正感悟传统德育文化的魅力。
第三,建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思政教育渗透传统文化价值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传统德育价值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需要教师从中发挥作用,所以说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加强高校思政教师传统文化德育内容培训。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传统德育文化学习的机会,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德育方面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培训,丰富思政教师的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进而在思政教育中得以应用。其次,在招聘思政教师时应当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传统德育文化知识内容,教师拥有传统文化德育内容才会在具体思政教育中不知不觉渗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让学生在思政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魅力。
3.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德育内容丰富,它从古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高校思政教育应当渗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通过传统文化德育来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允意.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M].安徽:黄山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页.
[2]马建欣.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与高校思政课改革[J].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