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语文教学需“追寻”

作者:杜春艳 字数:2488  点击:

摘要:最近在读白岩松的《白说》,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创作往往包含着三个步骤:始于“感触”终于“表达”,但中间这个词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而是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是不是一有了感触就急于表达?有没有经历追寻的过程?尤其在当下,如何在“感触”和“表达”之间加入“追寻”,我觉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追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7-0218-01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本意是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爱学、想学、积极主动去学,这样课堂才能真正高效,正如去年远程学习时一位老师讲的一样:从奴隶到将军,需要扶上马,再送一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扶”、如何“送”,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1 敢于放手,放手时要有调控引导

作为个人来讲,我在课堂上不舍得放手的机会比较少,但是放手之后出现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比如自主学习的时候,我希望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说没有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太低级,没有深度.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们貌似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是仔细一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发表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不着边际的观点偏离了主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实质上学生没有认真思考,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意见交融,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因此,合作小组中应该给学生明确的任务,要注意动态地变更小组人数及成员的角色,可以根据情况一节课变一次,也可以一周变一次;另外要着重关注两头,着重关注学习小组带头人的功能,让“领头雁”的作用发挥好,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尽量让他们做发言人,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另外,可以建立课堂自主、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关于这方面,我有一个设想,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应该跟两个参数有关:①小组整体表现,就该像研究性课题一样,获一等的组,组内成员70%优秀,30%合格;获二等的组,组内成员30%获得优秀,70%获得合格;获三等的组,70%合格,30%不合格。②学生个人表现。安排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打过分,根据学生在合作中的贡献来排名次。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是不是应该能够很好地调动起来呢?

总之,课堂教学的调控与引导要体现在各个层面,学生的阅读方法、各种活动、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加以调控、指导,一点一滴的慢慢培养起来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1.2 巧于搭桥,搭桥要有技巧

观看了一节数学优质课,这位老师讲到循环结构的时候,让学生对照着条件结构来给循环结构命名,当学生没有思路的时候,她把两个数代入到了流程图中。看似两个漫不经心的举动,但是其中蕴含了两种启发学生的方法:比较法、形象启发法。其实对语文课堂来说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还可以用类比法进行搭桥。在讲解散文阅读中对比、衬托手法的区别时,一再强调用坏的对比好的,用好的来衬托更好的。一到具体的题目,学生就犯迷糊。针对这两个术语的区分,我给他们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有两个中学生上车了,A不给老人让座,B给老人让座了;

第二种情况,有两个中学生上车了,A给老人让座了,B不但给老人让座了,还主动搀扶老人回到了家。

第一种情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第二种情况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这样,学生很快就区分了。

不敢说,这些形式的改变能够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多远,不敢说有了不同的问题引领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底能提高多少,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这是作为前线老师的一点尝试。我深知“扶”学生也好,“送”学生也好,目的都是让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从以前的奴隶变为真正的将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有过失落,丧失过信心。但我深知课堂教学艺术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永恒追寻的,我只能抱着学习永无止境的心态勉励自己,努力前行!

2.发现语文教学的美,获得充实感和幸福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美学散步》这本书,这是一本难得的高水平的美学文集,它对了解中国古代美学精华,提高我们的美学修养,丰富审美体验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对于美,宗白华有着自己对于世界物质性和物质活动性的朴素理解。他对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就是这种描述的最精致的诗句。

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一篇美文拆解得支离破碎,而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原文,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美,内容美。作为教师,我们的普通话应当标准流利,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或浑厚雄亮,或圆润婉转;应准确生动,表达清晰,讲解深入浅出,举一反三;风格应爽朗明快、朴实无华,或幽默风趣,诙谐生动;或清新秀雅,吐珠泻玉……学生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巧时,也从中会享受到老师滔如江海、润如温玉般的语言所带来的美感。这样的教学效果将是完美的,我们应努力在这方面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辨识美、欣赏美、感受美。学生学习一篇作品,在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老师的讲解后,逐步领会作品之美,就是在进行审美活动,也同时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任何一篇作品时,如果他的教学没能让学生感受到美,即使作品的内容很好、写作技巧也很高,那也谈不上进行审美教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教学。

我们常说教育要有爱,有时候,父权、君权、师权各种权威都表示,因为我想爱你,所以你不要知道太多。所有的爱都可以变成权威的借口。可是什么是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愿我们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追寻,不断思考,获得一份职业幸福之爱。

参考文献:

[1]周婷.追寻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10-31(006).


“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及其意义
儒家伦理视野下的“亲亲相隐”
“挑战杯”系列竞赛管理机制的优化与完善研究
巧讲“烷烃的系统命名”
“案主自决”的伦理下我们该做什么?
新时期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新形式及应对策略
任务驱动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高职《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课程设计与实施
从“家风”到“舍风”,实践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
重视三“C”,培养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从“打破传统”到“借鉴创新”
从《茶馆》英译看戏剧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