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作者:陈洁茄 字数:2165  点击:

摘要: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资助育人的工作,也取得了成效。资助育人工作尤为重要,然而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让高职院校更好的开展工作,本文将从育人工作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5-0202-01

1.资助育人的现实意义

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是我们最根本的目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解决的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学生知识和身心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什么解决。所以我们的资助应不仅在资金上,要做到经济与育人的相辅相成。可能经济资助来的更简单直接,那么育人方面的资助则是我们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和成长的重点。经济和育人资助的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了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帮助了心理有间题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资助育人这一做法可以让学生更自强不息,让我国涌现出更多人才,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愿意投资帮助家庭困难的人、献身帮助心理困难的人,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社会,让人民更优秀、国家更富强。

2.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过于关注资助而忽视了育人

当前社会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资金确实是他们的孩子接受教育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对此我们也采取了扶贫政策,给予奖助学金,这一措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为了得到资金,隐瞒实际家庭情况做假证明,甚至最后被评上贫困户,而那些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却没有得到补助。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带来了不诚信、不公平的社会不良风气。还有些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有虚荣自卑的消极心理,不愿意正视自己的情况,不愿意接受资助,这为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育人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应多给在校学生开设一些身心健康教育的课程,积极的倡导他们,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2 很难确定需要资助的个体

对于如何评定需要资助的个体,每一个高职院校都没有统一的评定准则,这对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国家有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我们无法对每个申请资助的家庭进行深度调查,这是第一大难题。第二,有些虚荣心强,心理不够成熟的贫困孩子担心被其他同学笑话,不接受贫困补助,甚至有些贪图金钱的非贫困家庭,造假去申请补助,或者是领导得到贿赂造假。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缺少衡量是个体否需要补助的统一准则,很难确定贫困户。

2.3 资助育人的工作方式老旧,缺少革新

现在,扶贫这一工作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为了让教育更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去学校更好的接受教育,高职院校组织一系列活动及比赛等等形式,从而让学生了解有关资助的知识,并懂得感恩。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千篇一律的一个形式,都是过去的实施措施,没有一点心意,那么这些做法就显得更像一种模式,学生们也是表面的应付,不能深切的感受到资助育人的重要性,自然也无法深入人心。

2.4 资助力量薄弱

由于高职院校资助队伍薄弱,资助育人工作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很多高职院校仅委派一两个老师去工作,甚至有些老师直接从学校抽取,然而那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师大多缺乏相关经验,不能精准的传达知识和精神,仅仅停留在落实工作的表面,这一问题也急需解决。

3.对资助育人工作提出对策

3.1 设立评定贫困生的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需要法律法规,贫困生的评定同样也需要像法律那样精准规范的标准。我们应注重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让其更公平化、民主化、开放化,既要保护贫困家庭的隐私,也要依据标准行事。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设立相关资助系统,关注贫困生的动态,对那些挥霍补助金的学生给予暂停或取消资格的处理。

3.2 革新资助育人的方式,让贫困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我们可以利用讲座、演讲比赛是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我国的资助体制。高职院校应大力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鼓励受助学生进行公益和义务活动,让他们打扫校园、社区、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高职院校也可以开设相关社团,提供场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3.3 丰富资助形式

关注心理健康,我们可以开设相关课堂或网站,让学生心理更加阳光向上、自信,我们也可以一周举行一次有关心理的团体活动,从而营造良好健康的心理氛围。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就业方面的帮助,学校可以申请一些资金对贫困生进行培训,鼓励他们创业,从而减小他们在就业方面的问题。

3.4 强化资助队伍

首先我们要培养有专业知识、有责任感、善于沟通的人才,再大力选拔人才,另外我们也可以设立相关培训机构,从而提升资助人员的素质,让资助工作更具创造力。

4.结语

总之,我们应重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问题,积极的的给予解决办法并采取行动,这样不仅可以让贫困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也会让社会和国家更加和谐、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晶,张英.精准扶贫下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

[2]杜德省,宋文萍,于秀国,等.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政策研究,2015(10).

相关推荐



武汉地区三本院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探析
开展公关教育,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对策探析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职业特色
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改研究概述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的高等院校教育主权问题
高职院校思政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探讨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
论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
浅析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现状特点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特色资源数据库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对策探索
从外部环境分析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
高职英语课程在保定市对接京津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