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实施

作者:马少东 字数:2734  点击: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是通过对小学生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来对其净化心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种培养青少年拥有健康身心发展状态的有效渠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和德育教学的融合能够弥补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僵化性和死板性。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04-01

引言:小学语文课文含有许多育人的素材,其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品德因素,要看老师如何去发现和利用。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

1.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德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德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实施对策

2.1 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教材中所体现的浓浓人文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爱发问”的好奇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要使学生对文章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有趣、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课文预定的情景,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寻求正确答案的同时,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提出如下问题:①真有天堂吗,你心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②鸟会有天堂吗?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只要生活快乐的地方就是天堂。明白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只有保护大自然,大自然才会给教师们最好的回报,从而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2 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堂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教师在制作视频、文档,PPt等课堂资源时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抓准使用课堂资源的关键是为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教授学生重要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原则。需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将整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这样不仅不能达不到教学目的,还浪费了课堂时间。所以在上每一堂语文课之前,教师都应该好好规划这节课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尤其是在课文的选材上多以名家的作品为主,内容涵盖了中外古今,既有人物和事迹的叙述文又有描写自然美景、生活百态的说明文,同时还有形象生动、感情充沛的情景描写和优美的古诗词。老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等等帮助学生了解该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分析作者通过该文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岳飞的《满江红》一词,豪迈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反对外来势力压迫的民族意识坚定地跃然在纸上。合理的设计课堂资源,对于培养孩子的民族认同感,增强迷怒向心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2.3 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教育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心声,一字一句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甚至咬文嚼字,从而揣摩其中的德育内涵,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如《教师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描写“教师”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段中,教师抓住“担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教师”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教师”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邱少云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战友之间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然后抓住描写邱少云外表的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来剖析邱少云的内心世界。提问:为什么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想象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邱少云光辉的形象,使学生受到“不畏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教育。

2.4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文章了解该篇文章的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给文章赋予新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美。通过文章的主题渗透德育,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树立真善美的理念,健全他们的人格。例如《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和语言的空档,学生最后悟出了铁罐骄傲自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没有想到时间久了自己会被氧化的短处,这时我又趁机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学生明白了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生活中,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熏陶了学生的心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课文的深意,领悟到文章中的价值。

2.5 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德育

教学是课内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学生的德育工作离不开课堂上渗透,更离不开课外实践。《慈母情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但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不懂得去孝敬父母,不懂得去感恩。利用母爱这个主题,我就鼓励孩子们留心生活中的爱,爱也许藏在父母为我们做的饭菜里,为我们买的新衣里,也许藏在给我们的鼓励中,并开展“献爱心”活动,在家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在班上汇报交流,培养了学生孝敬父母的品质,收到了好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需要把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与时机,营造更具趣味性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展开思考与联想,在此过程中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路鲜花.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微[J].学周刊,2013(29):65.

[2]余宏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长三角(教育),2012(01):20.

[3]王圣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2.

[4]周海波.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09(20):63.

相关推荐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响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模式
试论如何做好供电企业的照片档案管理
浅论数字博物馆与信息技术
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的选择
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
论《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不实新闻产生的原因
论新时期公路运输管理的创新发展
论新时期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措施
试论公文的起源与演变及规律初探
简论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乌兰夫同志民族工作理论在锡察地区的践行
试论洪水泉清真寺雕刻装饰艺术的造型特征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