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郭建生 字数:2649  点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被社会各方面越来越重视,正逐渐成为教育业中最被重视的话题。在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甚至还会对心理和思想品德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相关的探讨,以期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93-01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详细分析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走进学生心灵,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很重要的就是课堂的质量高低以及师生关系亲近与否。这两个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如何,更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心理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营造出舒适轻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心理上进行放松,不要以一幅严厉的主宰者形象去面对孩子们,否则可能会使学生出现惧怕或是抵触心理,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并且以一份亲和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在心理上就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之后的教育教学大有裨益。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对课堂产生兴趣,感受到接受教育的快乐,并由此形成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就提高了课堂质量。

2.运用哲理故事,触动学生心灵

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并运用教材中的哲理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这种教学方式对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调整其心理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以教材的内容和相关的故事或者是片段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启发,使学生自身切实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自己自身对待生命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并由此认识到自己的真实价值,在未来的学习过程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始终都要发挥积极的正能量。学生还要对教材中讲到的道理进行深化学习,学习课本之中的人物在遭受逆境和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通过这样锻炼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自己在面对将来的任何困难中都能决不屈服,勇敢的面对。这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心理素质,锻炼其意志品质,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3.加强鼓励引导,增强学生自信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时刻作为引导者把握课堂的教学方向,注意教学重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的设置一些问题,以此为突破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教材内容及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实际教学改进教学过程中的步骤,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本堂课的重点,同时避免学生产生不良晴绪。教师要以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课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进行不同的引导,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在课上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课堂提问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对问题的认知理解能力。在课后,教师则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与老师交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就可以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可以掌握到各个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水平,这对掌握学生的总体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对见解独到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信心及被肯定的愉悦。

4.加强心理教育,践行课堂应用

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或多或少地会穿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和优化,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采用功能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个性。同时教师要在创造性的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的提问过程中增设情境性问答,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环境中感受到实际间题,引起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激烈碰撞。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实际的学习中发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方式转变,更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这样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的实践性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的能力。这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

5.了解学生差异,教育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都因其家庭文化氛围与背景不同而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更要仔细地观察和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状况,对每个学生的心理、情感都要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不良情绪,教师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避免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除此以外,要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我在这学期就针对一名品行较差的学生就做了一个实验,我每天记录他的在校表现,天天为他写日记,每当他出现的不良现象和表现好的方面都在日记里,分析他的原因,找准教育的方法和教育效果,并写上反思。积极联系家长,做到家校共育。每一星期把孩子好的方面反馈给学生和家长。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找到了自信,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有积极向上的势头。这个成功的教育案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不管学习成绩好坏,教师都不能偏心,不能在心理上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伤害,应该在对待学习差的同学时,多给予其一些耐心,给予其积极的鼓励及引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有必要了解关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深入了解小学生在青春期内的表现,积极开导小学生,帮助其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6.结语

教师在对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必须要足够重视这方面的问题,采取科学且恰当的措施去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并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出能力素质优秀的、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相关推荐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难点与建议
以“三贴近”为切入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重要性分析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哥白尼与伽利略科学思想比较
浅析医院女工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积极安乐死之合法化浅析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浅析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刍议从人际关系入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