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
作者:苏小娟 字数:2220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通过多元化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教师竭尽全力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是新课标改革对教师教学的进一步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案;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029-01
引言: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工具,数学也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多好的作用。学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使用它,另一方面是为了创造。通过基础知识学习来进行创造无论对于自己、社会等都有重大意义。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举一反三的能力呢?采用多元化方式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多元化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一道问题的完成不能认为学生就已经掌握知识和方法。使用具体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那么学生只会学会了这个问题,而不是知识或方法,这会使孩子的思维方式受到限制,而不能帮助学生发展和建立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用具体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活力的,孩子的思维会受到限制,课堂会变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采用多元化解决问题法,才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们就会不断探索出更为简单有效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由此一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同时也会自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发散思维的建立以及问题多样化解决思维的建立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同时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神圣的,也会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学生们也会更多地向老师们展示他们的感受。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思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灵活,让孩子们在学习其他科目或者在处理生活问题会更加善于找到一种更加好的解决办法。
2.小学数学多元化解题方法的培养策略
2.1 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掌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思考更多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及时认可和赞美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中关于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指导学生分析和回答问题,研究圆周和圆周面积。同时进一步扩大到现实生活,让学生与实际生活接触,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实物是圆形的,回答为什么轮子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2 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情景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开放多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生活场景和童话故事。让学生积极地运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小猫花花迷路了找不到家,回家的道路有A、B、C三條,花花选择哪条路能够更快到家呢?”这道题能让学生利用计算三条路的长度来选取最佳的回家路线。再例如:花花咬着20块钱去买饭,如何可以用20块钱分别买到最多的白米、黑米和小米呢?学生可以通过计算这道题来提高生活的能力。
2.3 在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来对数学进行指导。例如,小学生不知道3十3二多少?老师就可以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将老师教学用的粉笔左右三个摆开,让学生来数,看学生能否得出答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这样即减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又活跃了数学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学生还可以做一些手工作业、手绘图等来进行教育,例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以绑绳结的方法计数,如果条件有效可以在稿子上画出类似计数的东西来。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思维探索能力等。
2.4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来自于生活,适用于生活。数学教师需要将课本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确保学生学习的数学学有所用。比如说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同学们深化这一数学概念。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主要是根据其长、宽、高,来确定每个面的面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经常用到这部分内容。比如说在包装礼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通过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来裁出礼物包装纸的面积。除此之外,这部分内容我们还可以用来制作鱼缸等,以此来引导小学生强化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3.结语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课题,积极地探索问题解决的多样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小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进一步的拓展思维,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翠琴.对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8):212-212.
[2]米世宝.对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