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析高考历史生活化趋向

作者:罗利 字数:2500  点击: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是知识面涉及广、对现实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学科。随着高考历史的不断改革,在高考中,历史重点考查知识发展进程呈现出“严格遵循教材”一“依据但并不拘泥于教材”—“脱离教材、联系生活”的特点。从试题的形式和情景设置上不难发现,高考历史一改往日抽象化,生活化色彩日益明显。久远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更能深刻理解题目,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引导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分析高考历史全国卷生活化命题趋向,并就教师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适应高考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和合作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考历史;生活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175-01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变革呈现出以下的特点:考察目标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重点考查学生对具体历史的态度和分析历史的立足点;考察形式从固定走向灵活,题目设计重点考查学生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考查内容由抽象走向具体,试题对课本依赖日益减轻,逐渐脱离课本、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高考历史的生活化趋向十分明显,考查面日益广泛,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高考历史命题生活化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历史命题生活化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呈现出“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的特点,不再拘泥于考查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意义理解、对某一历史人物的正反面分析等,而是将问题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各科知识储备来解决历史问题。比如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2题中,题目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阅读素材,通过开放式的设问,引导运用已有知识来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这种设问方式灵活,在考查学生基本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自身思维的空间,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素质教育精神指示的良好贯彻。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认清我国国情

新课程改革提倡历史学科要实现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实现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融通,使学生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现象。在历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试题以“中国共产党新成立95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社会热点为契机,为学生提供贯通古今知识、打破课堂禁锢的机会。在这种考查形式下,学生既能分析离自己时间久远的历史事件,又能将这种分析带入到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中,明确我国艰辛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各项决策的先进性。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复杂国情,从而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2.促进历史教学生活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2.1 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适应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首当其冲,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明确,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就是要促进教学环节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述必修一中日甲午战争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鸦片战争》,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思考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前夕中国的国情、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战争对我国造成的影响。除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我们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授课内容。比如在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繁荣与日渐衰退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才能真正促进沿线各国的繁荣与发展,把对历史的思考转移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2 教师要构建生活化教学内容,以生活为素材

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历史知识应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们教师要增强敏锐性,将生活中的历史信息引入到历史课堂中,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素材置于课堂进行讨论,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把抽象难懂的历史知识变成灵活生动的案例。同时,要注意把历史事件与社会热点相结合,鼓励学生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搜集社会热点事件,分析当今热点和历史传统的共通点,以此来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以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比如在讲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时,可以把当今我国取得的科学成就重新进行梳理归类,让学生体会到C919飞机飞天、和谐号驰骋大地、量子卫星走向现实王国,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政治格局稳定、文化蓬勃发展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结语

高考历史生活化的趋向明显,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的有效之举。在这种命题趋势的引导下,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学生灵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习惯。我们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单方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古今对比思维;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搭建起历史和现实的联通桥梁,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的广泛影响度,让学生在分析探索时政热点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历史。

参考文献:

[1]徐赐成.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意蕴[J].历史教学问题,2012(01):122-128.

[2]赵彦芳.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3(17):93.

[3]杨波.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181-182.

[4]张建美.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D].南京师范大学,2007.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难点与建议
浅析医院女工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华北人民政府的历史贡献
积极安乐死之合法化浅析
日本不动产侵夺罪之历史沿革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浅析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常熟市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对私营企业提升组织的学习力浅析
浅析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德因素
交流型寝室桌椅研究与开发浅析
浅析我国目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