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导入新课
作者:陈树美 字数:2341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92-01
要想上一节成功的数学课,肯定离不开一个美妙的开头.那么创设一个好的开头导入新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目的主要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思维集中到学习上。那么,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又说:“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若能通过不落俗套的新课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一上课就能被紧紧地假引住,那么学生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一些导新课的方法。
1.抓住奇点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若能抓住教材内容中的“奇点”,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如果按一般的导课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无味,假如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讲课之前先提出一个新奇的问题,效果将会大不一样。那么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多数人是一年过一次生日,可是东东已经8岁了却记得只过2次生日。谁知道东东是哪一月生的?”这一现象对于还没学习“年、月、日”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个奇怪的问题,心理上便产生了希望了解这一奇怪现象的愿望。
2.猜谜语
猜谜语这种导入法充满趣味性,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新知。例如:我在教学《钟面的认识》时,我就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说一个谜语。”学生一听,个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谜”上来。我接着说:“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学生听后纷纷举手,猜出“钟”。紧接着我拿出一只钟的教具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钟面的认识》”。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浓厚,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3.做游戏
刚上课时,学生的思维一般还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角色,这时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时候我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课堂横生情趣、气氛活跃例如:教学面积时,我说”我请两位学生来做一个涂色的游戏”这样一说,学生兴趣马上提上来于是我让一位同学用粉笔把这块黑板涂上红色;另一位同学把这块黑板涂上蓝色,谁先涂完谁就是胜利者。谁愿意来涂这快呢?结果学生大部分都愿意选择涂小黑板,我就问:“为什么都选小的呢?”于是我就根据学生的回答,接着说“看来物体表面是有大小之分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学生就这样情绪高昂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4.创设情境
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课时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可感情境的,让他们置身其中,深入体验教材的内涵。学生由此积聚的情感,必然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我在讲台上慢慢地倒上一队沙,最后形成圆锥状。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说一说:看到这堆沙,你想知道一些什么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上来了,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堆沙的形状叫什么?”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堆沙的体积。”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堆沙的重量。”有的说:“我想知道它的占地面积。”还有的说:“想知道怎样测量它的高与周长。”“想知道它与圆柱有没有关系,”……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像磁石一样把第一择就敲在学生心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吸引住。
5.讲故事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若能把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那就更好了。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可以给学生编拟这样的一个故事。“同学们,孙悟空闹天宫的故事听说过吗?(听过)那有没有听过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呢?(没有)下面我就给你们讲讲。有一天猪八戒出去找吃的,回来时带了一个西瓜,正准备自己吃掉时被孙悟空发现了,悟空说:“你不能太贪吃,必须平均分,我们师徒4人每人吃四分之一吧。”猪八戒听后很不高兴,不过它心里清楚得很要想一个人独吞是不可能了,所以想了想说:“好啊,分就分,但是西瓜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再怎么说我也要多吃一点,至少也要八分之一吧!”悟空听了心里暗暗高兴可表面却装作很不愿意:“好了,看在你这么辛苦的份上八分之一就八分之一吧。不过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会儿可不能说又要重新分。”说到这里时,有预习的学生早已捧腹大笑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还蒙在鼓里,接着老师指出这就是本节课大家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就这样以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把新课的教学自然引I人,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6.通过类比
有些新课内容学生不容易记住,如果通过一些类似而又通俗易懂的日常生活道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倍数和约数”时,首先我以一首动情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扣住学生的心弦。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那小丽你的妈妈叫什么名字?(爱英)。雪琴你的妈妈又叫什么名字?(罗红)。”我继续说道:“现在大家知道了小丽的妈妈是爱英,而雪琴的妈妈是罗红,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说爱英和罗红是妈妈,小丽和雪琴是女儿呢?”学生听后马上反驳道:“不行,这样说不清楚。”学生的话一语击中要害,此时讲授新课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又进一步导入:“你们说对了,妈妈和女儿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单说谁是妈妈,也不能单单说谁是女儿。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倍数和约数”它们也有这种依存的关系,接下来比一比看谁掌握得好。“这时候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信心倍增。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但是教学中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导入方法,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巧妙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