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作者:黄素容 字数:2542 点击: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每一个老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学困生,他们不爱学习,缺乏自信,甚至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班风班貌。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很多老师不在探究的问题。转化学困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教师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智慧,下面我就谈几点关于转化学困生的体会。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育人;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72-01
1.要正确理解,消除其心理障碍
今年去北京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时,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啸老师说:“教育,是人心之间的唤醒。”“善待童年,童年的主色调应该是金色的。”如果可以,每个学生都愿意当一名优生,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而成为学困生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很多学困生因为自卑而度过了一个灰色的童年。我们要了解学生自卑的根源,要告诉他们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重要的是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学习,不要当懒虫。我在平时总会用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和学困生们聊聊天,了解他们,鼓励他们。备课的时候我专门设计了一些难度不大、学困生们能够轻易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困生们对数学课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地应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评价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如“看到你大胆举手发言了,老师非常开心!”“这个问题你回答得特别好,和老师想的一样!”等等。教师的及时鼓励,会使他们多一点品尝成功的愉悦,多一次享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最大限度地主动学习。最后,我们可通过“心理暗示法”,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老师是爱他们的,对待每一个同学都会公正公平、一视同仁,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环境,努力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补缺补漏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生在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样的教学方法有时对张三有用,对李四却未必有用。教师对学困生实施个别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必要方法。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呢?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辅导。数学课上,我为学困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回答问题、板演,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使他们尽可能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其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课余时间辅导的内容最好是当天教学内容和学困生阶段性辅导目标两部分。
例如我们在上计算课时,经常在复习和巩固环节将口算题出在课件或抄写在小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口答。但是这样安排的话,班级里的部分学困生就会因为口算能力较差跟不上其他同学而在群体中滥竿充数,甚至不举手参与活动,这是不利于学困生发展计算能力的。因此,我要求学生将得数写在纸上,课后统计这些学生一共完成了几道题,从答题情况分析学困生对乘法口诀掌握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练习,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并记忆口诀,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3.从计算能力抓起,以培养计算能力为重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知识缺陷总是会涵盖各个方面,但是如果我们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可能就是学生累老师也累,身心疲惫却还收效甚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活动,所以想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应先从计算抓起。有一次我给学困生陈哲锐同学辅导长方形和正文形的面积知识时,公式推导、算理等学生都讲清楚了,学生也听明白了,解题方法也掌握了,但是最后是计算结果错误了。我想,如果他的计算能力过关的话,那解答这些几何题时就如水到渠成,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我建议给学困生补缺补漏一开始重点应放在计算,依次把口算、笔算、脱式计算作为重点,循序渐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在计算时要求学生要认真审题,具体要做到:一看,看清楚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题目上面有横线画出先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该口算,什么时候该笔算,什么时候该简算。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潦草的字迹往往是计算错误的源头。
4.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校配合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学生是否成材其家庭教育起了主要作用,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我对我们班的学困生进行了详细的家访和调查,发现这些孩子中有的家庭极度缺乏学习环境,有的孩子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后对孩子的学习放弃了希望和帮助,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根本就不闻不问,种种原因,不一而足。班级中的林志超同学对学习极度缺乏兴趣,数学基础很差,我心里非常着急,这样的孩子读到小学毕业了也可能依然是文盲一个,于是我就先和家长沟通,了解志超不爱学习的原因,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他们不能放弃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不然孩子会对自己的学习自暴自弃。然后和家长制定了阶段计划,不作太高的要求让孩子望而生畏,而是从低年级的知识开始抓起,上课多提问多关注,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准时完成每次家庭作业。从那以后,林志超同学的成绩一直在进步当中。
5.分类型、分层次,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学困生的成因复杂,有的是因为家庭原因,有的是因为学校原因,而且类型多样。有的学困生是因为天生智力有缺陷而导致学困,这种类型的学困生我们要用爱心用耐心慢慢去疏导,从基础知识抓起,同时也不要作太高的要求;有的学困生智商高,但学习习惯不好,我们就要从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入手;还有的学困生是因为家庭原因,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或是家里缺乏学习环境,这时我们就要深入地进行家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学困生成绩本来就差,学习能力低,如果我们像要求正常学生那样要求他们,或者是没完没了的补课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我们在转化学困生时要制定好分阶段计划,一开始辅导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对待他们,我们要“有减有增”,减少各种负担,增加本身的机能,促进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樱花.遭遇学困生[M].轻工出版社,2012.
[2]谢明初.数学学困生的转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献林、张淑清.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