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随着全民运动理念的提出,教育部下发了对中小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提升的相关文件要求,要求在中小学校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知识教育,重点利用体育学科,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但是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因为各种校园环境因素和教师、学生个人因素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学生普遍对体育没有兴趣和耐心,促使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新理念相差甚远。因此小学教师需要认识到这种现状的危害,更新教育理念,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传授学生体育运动知识,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奠定身体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创新性
一、 引言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发展下学生所必备的一种素养,体育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会运动体育知识进行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认同体育可以带给人健康,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也需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利用体育学科优势特点,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内涵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几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提出的,一些教育研究者在不断的研究中,构建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通过体系框架,为后期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供结构支撑。该研究者提出体育核心素养主要由三个维度和六要素组成,第一是体育和健康素养,主要包含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养成,其中体育精神包含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体育情感是指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稳定性的情绪体验,主要通过喜欢和热爱表现出来。而体育品格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和品德能力,比如学生尊重规则、尊重判决、刻苦训练、吃苦耐劳等一些精神品质。而运动实践是指学生在运动习惯的过程中实际进行的运动项目,健康养成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健康知识是指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身体不适时进行的治疗或者关于健康方面的饮食等,健康行为是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所有行为活动。以上的核心素养体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其合理地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
教学观念是教师设计教案、开展教学活动中理论依据,也是指导教师实施教学方案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落后的教学理念,重视体育学科,将其放置到和语文等基础学科同等的位置中,看到体育学科真正的教育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当前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依然不重视体育学科,教学思想落后,教师过多地关注对学生体育技能和动作的教学,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培养,这一现状,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念。因此教师要全面更新和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积极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既要保证学生可以强身健体,也要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出示范。
首先,在新时代发展下,教师必须看到新时代赋予体育学科的新的教育内容和精神,让体育学科发挥新教育功能。且教师要严格按照新时代体育教学要求和标准,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要培育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品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其次,教师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教育内涵,注重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教学,合理设计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既要有侧重点,也要有疑难点。引导学生为自己树立体育促进发展、体育促进健康的学習目标,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训练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运动健身、运动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提高学生自觉运动、自主运动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也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技巧和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细胞,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操,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运动项目中,产生运动动机,独立完成整个项目过程。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意志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身心健康基础。
(二)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教学法是现阶段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和教学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行结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革,也明确了兴趣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以技能训练和知识普及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主的新型教学理念,兴趣导入、游戏开展可以促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充满激情,让学生在活力中开发自己的智力。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前,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体育兴趣,让学生有选择、有目的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式学习体育知识,便于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体育项目和技能的学习之中。例如,教师可以现在体育课程开始前,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例如“萝卜蹲”“堡垒攻陷”等合作型游戏,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明确分工职责,促使学生有计划、有秩序地完成整个游戏活动。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辅助学生明确游戏内容和规则,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游戏运动之中,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游戏之中看到运动的价值,萌发对体育的兴趣和喜爱。这种游戏导入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互动性的特点,既符合体育学科特点,也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将游戏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是十分适合的,增加学生反应度、配合度的同时,也给了学生充足的成长空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
多媒体教学法符合信息化教育趋势,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可以凸显出现代化教育的优势,体育学科也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小学体育教学一般是在室外进行的,室外因为场地和环境因素,教师不易控制,,学生也难以保持专注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弥补室外体育教学的不足,将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进行结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视频和动画的形式,为学生详细地展示体育运动知识、身体健康知识、体育艺术技能知识等,对于一些要领和关键部分,教师要详细地拆分讲解,及时向学生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点。且教师也可以将室外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一些常识问题,向学生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印象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室外运动时,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不标准动作的出现,也有利于集中学生专注力。另外,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将体育教材中有趣味性的部分设计成课件,在学生观看、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冲刺跑、短跑、跳高前的动作要领和加分项目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转换,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掌握在室外学习中难以把握和理解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PPT、课件等为学生慢放、暂停播放、反复播放等,直到学生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