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合初中语文课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题,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提升,难以达到学生理想的学习目标。而课本作为教学的根本,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对开展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辅助。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写作技能,把握写作学习的正确方向,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就从模仿课文标题、模仿遣词造句、模仿谋篇布局、模仿开头结尾、模仿表现手法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语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经过反复地练习熟练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把阅读和写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在课文的解读中为学生传授更多的技能,真正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有效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读写方面的語文素养都能得到全面提升。
一、 模仿教材课文的标题拟订
题目的拟订是写作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好的标题能够一眼吸引读者注意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题目都各有精彩之处,也是学生学习和体会其深刻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模仿课文标题完成写作训练标题的拟订,让写作教学可以迈出关键一步。
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课程《背影》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学习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题目的巧妙之处,让学生在作者精湛的写作笔触下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文章段落的逐步把握,可以更好地感受作者在题目上的独具匠心,在背影这一主线的辅助下去努力探索这个背影的意义,突出了最有意义和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出了父子之间深厚的爱。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抓住时机引出龙应台在自己的作品《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结合前者为父母的背影,后者为子女的背影分析题目的巧夺天工之处。进而帮助学生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着重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分析、比较、整理,自主归纳总结标题拟订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在模仿拟题训练中加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掌握精练归纳总结的方法,更好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养成在阅读学习中认真总结和钻研的好习惯,还能确保学生的拟题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二、 模仿教材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好的文章开头往往被称之为“凤头”和“豹尾”,能够让文章具有更大的亮点。语文教材中挑选出来的课文都是一些经过层层筛选的典范,很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值得在写作中借鉴的,能够让学生的作品有更多的焦点,突出文章的写作质量。
比如,在学习到初中语文《春》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斟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感受作者的开门见山以及文章结尾简洁精练的收尾。课文一开头就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准确地把握朗读的语调和语速,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分析其写作手法,让学生产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在这几个句子中,作者运用了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走一步,再走一步》完成写作方法的讲解,在其文章的结尾中:“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掌握作者在结尾的细心缜密,这也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是在写作中借鉴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模仿,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高深技术也能在细枝末节中更全面地展示出来,让文章更有深度和思想。
三、 模仿教材课文中的遣词造句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和段落都是值得深入揣摩和仿写的。适当地借助经典句式可以为文章增加更多得分亮点,帮助学生把教材中学到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材料,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做到信手拈来。
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细节描写手法,更好地提高学生文章鉴赏的能力,也让写作中的知识点更深刻地展现出来。首先,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先自由阅读,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分析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带着感情完成阅读学习。接下来,教师就要让学生共同讨论这篇课文中最为精彩的描写部分。如,针对原文中第一段:“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的描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段落构思方面综合考虑从作者的描写中分析概括出赵州桥的特点,这也是打开阅读学习大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当学生完成更加深入的赏析学习之后,就会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时候,教师也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以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桥为描写对象,更好地在其中锻炼学生的文笔。通过这种短时且及时的写作训练,学生也能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样本,这也为顺利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 模仿教材课文的谋篇布局
写作往往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只有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进而树立学好语文课程的信心。为此,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谋篇布局出发,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内涵,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不愧为一种简便且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