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农村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随着教学技术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当学生步入小学阶段时,才刚刚开始接触英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开端,学生从小学习英语的习惯将会对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需要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找寻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对策,不断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能力和素质;综合能力
一、 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英语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依托教学讲解、课程学习等手段,探索英语学习的过程。随着新时期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当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要改变传统哑巴式英语教学的弊端。教师要从小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和培养,要让学生从小对口语产生学习的兴趣。广大的英语教师要创新出一套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教师要提升小学英语语言能力,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加强对英语知识的实践力度,提高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取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情感体验、文化意识,提升英语思维品质。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环境,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提升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语言加工等能力,从而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全面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促进学生提升英语能力和素质。此外,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英语潜能。依托良好的教学方法,训练听、说、读、写、译、用等能力,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成长。
二、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存有以下四点问题。第一,农村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认识。由于从小接触的环境有限,缺少家长的监管和指导,部分农村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表现出害羞、不敢表达自我、缺乏自信心等情况,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二,农村教学条件落后于城市,教学技术、设备不齐全,教师很难开展系统的信息化教学。再加上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开展英译汉式的英语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过于被动,严重不利于激发兴趣和开发潜能。第三,英语学习环境较差,教师教学缺乏创新性、灵活性,造成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严肃,使学生学习越来越机械化,根本无法理解深层次的英语知识,致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空谈。第四,家庭教育环境不理想。农村家长对学生学习英语期望不高,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支持。再加上农村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学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也不能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存在诸多困难。要想提升农村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需要及时找寻解决办法,破除英语教学瓶颈。
三、 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方法
(一)结合核心素养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培养农村学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在教师训练学生英语听力的时候,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应当紧密地围绕听力能力的培养展开。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英语听力活动,最好是设计成以游戏的形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听力课堂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提升学生英语的听力。因此,教师应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创新英语听力教学,促进学生提升听力水平。首先,教师应深入研究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重新定位听力教学的目标。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带动学生学习、理解、内化知识,促进学生提升听力水平。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借助音频工具,采用“一句一听”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翻译该句内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文化意识、语言感知力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融入语言环境,无法准确地理解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从基础能力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单词、短语、句型等。通过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再让学生串联所听的句子内容,深入思考英语对话情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听力。其次,在开展听力教学时,教师需要用信息技术,创造语言交流情境,将“英译汉”和“汉译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一个单词到一个短语,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加工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英语。为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并从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沟通中,掌握英语单词的正确发音和内在含义,以及加强英语交流,才能使学生听得到、听得懂。
(二)依托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在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的时候,学生也要会用英语知识,会把所学的知识说出来,而不是哑巴式的英语。它不仅有利于发散学生的语言思维,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因此,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视角下,全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首先,教师应结合听力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通过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Who am I?”为课题,开展细致性的英语对话练习。通过提问“What i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n is your birthday?”等问题,促进学生在回答中练习口语。为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激励性元素,如奖励笔记本、格尺等学习工具,促进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采访其他同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例如,教师在教“Let's Watch TV”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一部分学生做“记者”,让另一部学生做“被采访者”。通过结合文本内容,要求“记者”组学生查找学习资料,设计如“What TV programs do you like to watch?”等问题。要求“被采访者”组学生研究问题的答案,,促进学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最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感知每个英语单词的含义,促进学生提升英语感知力。为提升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全文中心大意,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