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英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这也直接影响着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首先就本地区农村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学习环境的创设、口语训练形式、兴趣激发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民族地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英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理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引起重视,小学阶段作为孩子语言学习的重要黄金时期,更需要我们善加把握和利用,积极地培养和提升包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内的各项英语能力,为孩子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但就笔者所在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情况来看,受制于经济文化条件以及教师素养等因素影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状况并不乐观。为此,文章笔者结合个人多年在民族地区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及思考,主要就本地区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实施建议,以期有助于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体分析如下。
一、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氛围
語言的学习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较之于语文的本土优势,英语学习在小学阶段的重视程度明显远不及语文,也不及数学,除了英语课堂和课后的作业时间外,学生几乎很少主动去接触英语的学习,口语练习更是欠缺,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等因素影响,缺少英语专业的教师,即使在初中甚至高中,还存在部分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授课教师,而这一情况在本地区的农村小学中更是明显,这也造成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普遍不高,大多英语教师往往只关注小学生单词的记忆和部分对话的背诵,至于口语交际的日常联系则很少涉及,这使得在学校层面英语口语学习氛围的不理想。第二是绝大多数农村家长由于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数学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辅导,但对于英语的学习基本无能为力,这也造成了英语口语交际氛围在家庭营造方面的普遍不足甚至于空白。
(二)缺乏必要的英语听力及阅读训练
语言的学习是听说读写的系统工程,小学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需要重视听力和阅读等训练,但本地区由于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系统的听力训练,且本地化口音明显,直接严重影响着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加之英语阅读训练的不足,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课堂内外忽视英语口语表达和交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如果仅是以学科的视角去看,难免仅仅着眼于对词汇、语法等内容的学习,这对于长期的英语学习是不利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尝试着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本地区小学英语学习中,口语表达和交流这部分内容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除了课时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跟读单词和语句或部分课本中的对话内容及偶尔课后用英语与同学打招呼外,其余时间学生几乎很少使用英语。
(四)英语学习态度不积极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语文和数学等学科,英语的学习对小学生而言存在着天然的陌生,这种陌生感若在正确及时的引导下很容易转化为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地学习和探寻英语的世界,但若不善加引导则更容易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心态,甚至是逐步的抗拒或是放弃对英语的学习,而后一种情况在本地区小学英语的学习中是较为普遍的,尤其是口语交际表达方面更加严重,哑巴英语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现象,究其原因,与学生日常缺乏锻炼、教师的正面引导和鼓励以及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建议
(一)积极创设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和使用环境
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印证了环境对于个人学习和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积极创设良好的口语学习和使用环境。
第一是在教室或学校相关场所的布置时适当地使用英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英语的认知,如张贴“Be quiet!”“Come on!”等积极的提示语、英文名人名言、某些教材中的图文内容,或创设英语角、英语走廊,或利用校园广播开设英语类节目等形式,通过这种音视听方式的输入,既强化巩固了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仿中不自觉地将看到的信息进行输出,即进行口语的表达和交流。
第二是课堂教学中设计各种丰富的形式,增加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如具体形象化的单词学习,即在学习具体的英文单词时,教师可自己或者要求学生提前准备相关的实物或者是设计英文小场景,在授课时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或者进行表演,其目的在于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相对枯燥的知识具体形象化,在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认知理解,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使用机会,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方式下,教师更多应该是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言或表演等展示,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尊心的呵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在很多时候比纠正英语知识学习的错误更为重要,为此,诸如“I like you!”“You are so good!”等肯定或赏识性的语言应是我们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中需要经常使用的,其可以促进包括口语训练在内的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第三是课后有意识的口语要求或训练。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课堂的锻炼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课时有限,且面对的学生较多难以完全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此更需要在课后时间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口语的训练和提升。如教师可将平时例行或者经常性的单词默写等家庭作业转化为朗诵或背诵一段英文对话的形式,有条件的孩子可以以家庭对话的形式进行,并将相关的音视频分享至班级群中,让孩子们在张口说英语的过程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也有助于营造一定的英语学习家庭氛围,在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良性互动中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和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