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文章简单分析了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过分强调自身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兴趣不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探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 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个人文学素养较为薄弱
教师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引路人,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无论是学历还是个人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有许多教师固步自封,个人文学素养较为薄弱。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既兼顾语文教学工作,又负责班级管理,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没有时间和精力丰富自身文学知识。学校通常以升学率为指标考核教师,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教师只有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研究,而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够重视。
(二)教学方式死板单一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中以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口头说教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记笔记,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死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主动探究知识。此外,教学方式单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并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限的互动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层面,教师习惯提出封闭式的问题,学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缺乏表现自我的空间,这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初中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审批正式出版的,教材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是由于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教学内容可能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教师若不加以补充,不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初中语文知识。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习惯于讲授课本知识,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忽略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不足。
(四)教学评价趋于功利化
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实施教学评价时带有较强的功利心,通常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好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初中生成长环境不同,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表现也各不一样,教师如果只关注最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产生错误的认知观念。此外,许多教师习惯使用“很好”“不错”“不太对”等语义模糊的评价语言,导致教学评价失去教育意义,学生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三、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語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创设情境的相关素材,视频、图片、音乐等都可以成为辅助情境创设的材料,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教学素材,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将教材内容还原到学生面前。例如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深层次内涵,教师可以将作者生平事迹、文章创作背景等内容还原到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名人名家的朗诵视频,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诗歌中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 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3~5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解决语文学习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明确的探究主题,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要求进行思考,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最终在小组内部形成统一的意见。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应当做好总结,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适当的奖励。例如在《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茅以升先生笔下的各种桥梁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石拱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围绕“我印象最深的一座桥”的主题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按照文章中的介绍方式介绍自己了解的桥梁知识。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3. 实施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教师必须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讲解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解读文章并围绕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深度思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外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完全脱离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只能凭借自身已有知识和课本内容解决语文学习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例如在《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思考“范进中举主要讲述怎样的故事,文章出现了几次转折,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在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下,学生阅读课文的目的性更强,在学生独立思考过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