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议“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社会的日新月异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运用开启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大信息、多储存、快传播”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由此产生。教育部顺应潮流,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建设学校数字图书馆以满足教师、教研人员和学生的“一站式”教育教学资源需求。文章将以“互联网+”作为背景对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中小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一、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图书馆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在互联网崛起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数字图书馆——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机制。
  当前,我国某些中小学校注意到数字图书馆的巨大优势并尝试建立校园数字图书馆,将书本搬进电子阅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不能实现数字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例如,落后地区对互联网的接触较少、对互联网的认识较薄弱,甚至对数字图书馆没有任何了解,从而造成数字图书馆难以推广;又或是资金、资源的短缺、技术的不完善等方面导致数字图书馆的最终建设空有其表,条理不清,图书索引的编排不完善。总之,我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发达城市学校(北京、上海、深圳等)在推广数字图书馆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落后地区还有待加强。
  二、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一)推动我国图书馆的发展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归根到底是传统图书馆的一种延伸方式,属于我国图书馆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产物、图书馆发展历程的新里程碑。任何一所现代图书馆不能海纳百川,甚至学校图书馆只是一个摆设,这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而数字图书馆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此外,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拥有完善的图书期刊索引体系,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聘请相关的图书管理人员、剔除对图书分类的工作、减轻有关重复订购以及馆藏位置不够、解决图书破损等矛盾。
  (二)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图书的破损一直是现代图书馆头疼的问题,很多借阅者对书籍的不爱惜导致借还的书籍多多少少有些破損,这是纸质书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在中小学现代图书馆,学生没有形成“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然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学校就不必因为书籍的损坏而花钱买新书。
  (三)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教育大国,阅读是莘莘学子所必不可少的。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能给学生提供数以万计的阅读资源,是海量文献资源的集合体。在以往的中小学图书馆中,学校往往不会另开空地建设一座图书馆,而只是一个教室般大小的“阅读室”,学生所能阅读到的书籍少之又少,甚至某些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来自学生的课外闲书,学生很难在学校图书馆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另外,现代图书馆的图书索引太过片面。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后,学生仅仅通过手指在电子屏幕上的简单操作,就能方便、快捷地从书库中找到自己所要阅读的书籍。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不仅是多种多样的,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且每种书籍可供多个学生同时借阅,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性,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良好的提升效果。
  (四)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资源分享的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课件和与教学知识相关的资源上传到这一平台。学生在课堂教学没有搞清楚的内容,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中的教学课件进行“二次”学习;学生在课堂教学前,也可以在数字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提前学习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在数字图书馆上可以找到所学学科的延伸性知识,进而扩宽自己的学习视野。而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上所遇到的疑惑、问题发表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交流平台上,教师实时进行一对一的解惑答疑,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师生的交流言论对自我学习进行反思,发觉自身学习的漏洞。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推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三、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认识不足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对任何一样新事物,我们不可能马上就能接受。中小学学生处在未成熟阶段,对任何新事物都抱有好奇心,但好奇心不代表能接受这种新方式,好奇心不代表学生对这种新事物能很好地自我了解,好奇心不代表学生能在不受教导的条件下在数字图书馆借阅书籍,学生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只是“零”。如果学生对数字图书馆没有任何了解,那么就算数字图书馆建成了,他们也只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看看何为“数字图书馆”,毕竟通过电子图书索引借阅书籍也是一门技术。
  (二)文献资源面临各种挑战
  从提出“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到现在,许多学校纷纷投入到这一行列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各有千秋,国家对数字图书馆相关立法尚未制定和执行,同时,有的学校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而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量,有的学校则是忽视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中国不少中小学校在盲目地建设数字图书馆,暴露了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各种问题。例如,各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奔着“百花齐放”的原则,不相互合作、交流,图书索引、目录差异较大,各馆的数据不能相互兼容,各系统之间不能互通有无,,导致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浪费,甚者出现大多数数字图书馆的资源重复。文献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的,这是许多学校在数字图书馆上所忽略的问题。
  (三)建设资金不足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经费不足已经是传统学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数字图书馆除资源版权费之外,还需要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费,甚至还有数字产品的维修费,这些费用杂七杂八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学校对图书馆的投入资金较小,难以维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模式
简论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浅议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法的挑战及其完善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研究
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
浅议现代企业的员工培训
浅议我国房地产受国际热钱的影响
云计算时代的企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
试论信息时代电视台电子档案的归档与利用
对新媒体时代纸媒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