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种子”模式下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16 15:00 来源:考试周刊杂志 点击:
摘 要:“爱种子”课堂教学模式是林君芬博士和叶惠文教授通过对“互联网+”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概念,整个过程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展开的内容设计和过程优化,强调以“小组合作”为重要形式。为此,,文章对“爱种子”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要解读;分析了“爱种子”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及应用策略。
关键词:爱种子;小组合作;语文教学;教学模式优化
一、 “爱种子”教学模式概要解读
“爱种子”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I-SEED”的演变说法,倡导三环四得,三环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题拓展”三大环节,四得包括“学得、习得、教得、评得”。主要是学生为教学核心,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进行的教学优化,旨在融合互联网,引导其进行学习探究,促进学习和发展。它有四个强调方面:第一,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培养;第二,要关注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三,要善于开拓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多样性发展;第四,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拓展和积累。为此,以“爱种子”教学模式为教学背景,以小组合作为教学载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又可以改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二、 “爱种子”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
(一)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爱种子”教学模式,是以设定的教学资源为辅助,由教师结合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人员调整、组合,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沟通表达,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学生语言输入输出的阶段,不仅可以集中注意力,还可以促使其在交流、沟通、汇报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爱种子”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习,不同于以往教学,它更加注重群文学习和单篇学习的资源整合,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同时对学习要求也更高。而“爱种子”模式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集体的优势,在个人优缺点融合中,实现相互促进,通过以优带差的合作学习形式,使得学生小组能够顺利解决学习困难,掌握良好学习方法,让学生习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
(三)可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爱种子”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基于学习实际情况为辅助,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展开的设计优化,其教学内容不仅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 “爱种子”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一)关注差异,制订合作学习目标
受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针对“爱种子”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合作探究能力,要关注差异,制订合作学习目标,让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习自信心,又可以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燕子》语文内容时,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等不同群体,可以设置不同学习目标,然后采用培优带差的学习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如对于后进生,除了让学生会认“俊、俏、掠、沾、漾”、会读写“稻田、掠过、光彩夺目”等生字词以外,还要引导其学会细致地进行观察,体会作者对燕子描写的写作手法;对于中等生除了正确流利的朗读文本内容以外,还要让学生对每一段的描写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如“第一段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内容为目标,通过对言语的分析提高理解,如“吹拂”可以感受到微风的柔和,吹的很轻。随后以分层合作的方法,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合作探究,让学生小组将学习成果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生生交流、沟通提高学习效果,在信息传递的同时,发现学习不足进行教学补充。最终实现精准教学、高效教学。
(二)利用微课,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资源,优化内容,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在直观、形象的展示下集中学习注意力,基于此,为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微课指示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然后以小组合作为载体,针对学习内容、学习问题、学习结果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学《清明》古诗内容时,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可以为其搜集清明节的各种活动,以及清明节的历史背景,在认识“清明”的基础上,为其导入古诗内容,融合音乐的伴奏进行阅读教学。随后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按照字词解析——情感朗读——句意分析——总结反思的学习节奏展开合作探究。为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其出示以下问题进行学习引导,如:
①读完时候,你觉得诗中行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
②在古诗解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诗人向牧童询问酒家在哪里,思考为什么要向牧童询问呢?
③你觉得在这首诗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④结合字词解析、情感朗读、句意分析、总结反思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通过微课辅助,以及合作学习探究,提高学习效率,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学习资源更加丰富,这样既可以锻炼学习能力,又可以集中学习注意力,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在民主化的课堂氛围中,促使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建设和发展。最后再借用互联网手段為学生播放“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清明图画,让学生依据图画对应诗句,以小组形式进行抢答,哪一小组回答多且正确为优胜方,在合作竞争中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记忆力,强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