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在小学的课程教学任务中,语文是学生们的必修课程,是为将来的初中、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而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授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不但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内外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写作、阅读以及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学科素养。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写作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阅读和写作加起来才能构成语文。“读书是学习,写作是创造。”这句话生动地解释了阅读、写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阅读和写作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的灵活运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教导学生在文章写作上的写作技巧、方法,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积累知识,二者同时进行来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文章则简要地阐释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写融合的意义以及相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阅读写作;整合教学;素材积累
一、 引言
書籍之中蕴含了世世代代人的智慧的结晶。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让人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开阔的思想,创作出更优美的习作。所以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们来说,多阅读国内外的优质书籍是人生这条起跑线上一个响亮的哨声。在小学生的阅读、写作的启蒙之中,老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开设阅读写作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阅读书籍、在讨论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相互进行思想交流,在阅读积累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化用的写作练习。
二、 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意义
阅读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倘若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不能掌握大量的课内外素材,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会面临无从下笔的困窘状况。所以要想顺利写作、写好文章,学生们就必须完成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和素材积累。如果学生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大量积累知识,那么他们以后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显得空洞、缺乏有力的语言和现实的例子,这样的文章自然就不是好文章。所以,,没有大量地阅读书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文章。
学生们可以通过写作来促进他们对于文章的阅读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可以通过写作来将阅读积累的语言、描述和写作技巧吸收利用为自己的写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活学活用水平。同时,写作是学生阅读水平、积攒知识成果的直接展示。当学生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让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有效率、有针对性地阅读。
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效地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要让学生们学会表达、学会写作,而不是“茶壶里煮饺子”,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有这样,学生们将来才能更长远地发展下去。
三、 学生大量阅读书本,积累写作素材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人们智慧的结晶都融汇在无数的书籍之中。何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是人们可以通过大量地阅读书籍、报刊来充实自身、提高文化水平,拓展思维空间和眼界见识来使自己有气度、有涵养。所以作为学生将来发展的基础——语文课堂的重点之一就包含了阅读,老师教学的重点就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长期坚持的阅读习惯。而这里所说的阅读不只是简单地理解作者写作语言的含义,更是通过文本与作者有精神的交流互动,了解相应的时代背景、相关事迹。教师可以对学生介绍名作大家的生平事迹来向学生提问、测试学生的阅读质量,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彼此交流阅读感想,或是认真撰写读后感想来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欣赏、分享、学习书中优美的文字,运用得当的修辞手法以及结构框架的建立,同时训练他们多多练习运用精华之处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文章《泉水》里,作者就使用常用的拟人化手法。文中写了杜鹃花照见了“美丽的身影”,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画眉鸟“尽情地唱歌”,泉水“弹着琴”,这样拟人化的手法遍布在整个文章之中。这样一来,读者能清晰感受到生机勃勃的画面。教师帮助学生对于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只有像这样大量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积累具有灵气的词汇和巧妙的手法,丰富想象力,这样进行写作可以得到极大地提高。
四、 教师教学写作,立足教材、与学生进行思维互动
(一)分步教学
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根据教学知识系统地将群文阅读和学生写作相结合,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步,使用巧妙的方法引起学生进行写作的热情,培养写作的习惯。学生刚开始接触书本、学着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大胆地鼓励学生说出、写出读后的感受,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质量、字数不做硬性要求。一旦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们就不会怯于开口表达,长期的练习之下表达能力就会越来越好。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步,引导学生将积累的丰富的材料知识、写作手法和框架搭建运用在文章的写作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具有强大的模仿能力、创新能力的时期,所以在他们阅读文章时,还可以鼓励他们模仿、创作,选择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事实,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合来使其变得或生动有趣、或慷慨激昂、或感人肺腑。
第三步,引领学生对于以前所写的文章进行评价和润色。教师将班级上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大家严肃认真地交换阅读彼此的文章,相互针对文章构建、修辞用法、语言进行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同时帮助同学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二)立足教材,思维互动
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考试的重要依据,教材的编撰自然十分重要,编撰好的教材必然是经过认真钻研的,具有教育、培养意义的。教师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进行教学,而是需要根据课本知识内容来进行讲课教学,将课本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使学生透彻地掌握核心教学内容。在这之后,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向性地引导,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内化运用,这样一来,阅读和写作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教材内容本身就是学生们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手法、名人名言的知识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