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与实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文章主要说明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从导入方法、实践活动、任务驱动、问题情境等方面切入研究,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被应用到众多学科教学当中,成为其他学科教学的辅助工具,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料,强化他们的文化基础。近年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众多的理论知识,带领他们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深刻含义,而且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自主操作各个软件,从网络上自主搜寻到各个学科的知识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 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现出的基本内涵及重要作用
(一)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现出的基本内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文化知识,引领他们探索教材内容的奥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点之间存在的不同,整理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增加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问题化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的内容,主动将学到的技术进行電脑操作,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各个操作技巧,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许多技术上遇到的难题,更好地使用电脑上的软件,形成较高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机会,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参与感,正确地使用所获取到的信息,明确自我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较高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从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到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到实践操作的能力,形成较高的科学探索精神,建立起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良好意识,自主加工获取到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这大大强化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成为综合性社会人才。
(二)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现出的重要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促使学生成为全面性发展人才。首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考,增加他们自我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投身于自我学习的领域,主动探索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创新出一些新颖的信息处理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其次,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有助于促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信息应用意识,使学生拥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良好地运用各个信息技术软件。最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获取到更多正能量的信息,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工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 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适宜的导入方法,激起学生信息学习的兴趣
合理的导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采用适宜的导入方法,在上课之前先启发学生的信息意识,运用视频、新闻热点等方法导入新课,渲染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课前导入内容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投入信息技术操作过程中。同时,教师利用作品导入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在上课之前展示给学生各式各样的设计作品,讲授每一个作品应用的技术手段,激起学生对各项技术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探索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内容。例如,教师讲解“动画设计”的内容,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网络上一些优秀的动画设计作品,引领学生观看每一个动画设计的具体步骤,研究各个动画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想要尝试设计出属于自我的动画形式,进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
(二)创设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目标
任务的确定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引他们学习的方向。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创设出任务化驱动教学方法,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任务,指出每一个章节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任务的具体内容,明确自我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向着这一目标而奋斗,努力掌握各个信息技术操作的要点内容。教师应当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讲授课堂的内容,突显出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到信息技术的操作手段,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任务,形成良好的技术实践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强化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例如,在“文字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将不同类型的电子文档进行归类和整理,合理处理这些文档所包含的文字信息,同时,根据教师的要求对文章排版,完成文字处理的学习任务。
(三)创设出问题化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的设计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强化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认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创设出问题化教学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紧紧围绕着信息技术的内容设计问题,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通过问题掌握到信息技术的本质内涵,带着问题去获取重点的教育信息,在不断实践中找寻到问题的解决途径,合理操作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件,进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师讲解与Excel表格相关的内容,设计出以下的问题:“如何利用Excel表格将数字按从大到小排列?”“如何运用Excel表格删选出60~80之间的数字?”“如何运用Excel表格计算出数字的总和?”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探索Excel表格的使用方法,运用Excel表格解决这些问题,逐步探索出Excel表格的应用领域,在掌握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信息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