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生态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10 16:01 来源:考试周刊杂志 点击:
摘要:文章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语文项目学习为例,运用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方法,探寻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项目学习培植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審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项目学习;线上线下;整本书阅读
一、 确立项目主题和目标
(一)着眼于高一教材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在统编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的第七单元部分,单元导语介绍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也提出了单元的学习目标。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一座高峰,它的艺术架构、语言表达、人物形象都具有教学价值。《红楼梦》也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它的思想主旨、艺术价值也可作为教学内容。
(二)扎根于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改善审美品位;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华文化及人文精神。
(三)立足于具体学情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基础论》中提出:“课程内容并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材内容里加以选择,在这一课和下一课,在这一班和另一班,具体教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定夺。”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阅读过《红楼梦》的片段,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对《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在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些小说,积累了一些关于小说的语文知识和阅读经验,比如运用评点法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内容把握整体结构等。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各地普遍推广了特殊的教学形式,即“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高一阶段的学生,面对长篇小说的阅读任务,存在以下问题:缺乏阅读兴趣,无法从古典小说作品中获得轻松愉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面对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时,缺乏相关经验,难以整体把握文学作品;受碎片化阅读的影响,缺乏阅读长篇小说的耐心;小说作者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学生无法理解特定的文化内涵;学业压力较大,语文学习时间有限,无法对整本书进行精读品鉴。此外,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各地普遍推广了特殊的教学形式,即“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基于教材、核心素养、学情这三个方面,我们确立此次项目学习的主题为“《红楼梦》多元主题研讨会”,确定项目学习的具体目标:
1. 以“精读和浏览”的方式阅读古典长篇小说,以图表的形式梳理人物关系和主要情节,,把握小说双线并进的结构,重点体会前五节的纲领性作用。
2. 运用分析细节、类比对照等方法欣赏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社会主题和爱情主题。
3. 对《红楼梦》的内容和人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 学会团队协作,能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阅读跨媒介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
二、 创设项目情境
近期,校文学社的邮箱里有一封特殊的信件,来自一位热爱文学的校友。这位校友,计划在明年开办一家以《红楼梦》为主题的书咖店,但在装修设计上遇到了困难。希望大家可以从文学角度,为他提供一些装修设计的建议。
读了《红楼梦》,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找到《红楼梦》中有趣的解读点,为书咖提供设计素材吗?
我们将召开一场《红楼梦》多元主题研讨会,请同学们积极参与,畅言所思。
三、 提供学习资源
1. 原典阅读:《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介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3. 介绍戏曲、电影、电视剧等不同媒介载体和不同年代创作的《红楼梦》作品。
4. 提供相关资料的查询途径,比如知网、网易公开课平台等。
5. 提供主题书咖店的常见设计方案。
四、 实施项目活动
在整个项目学习中学生要完成以下活动:
活动一:《红楼梦手札》设计——以章节为单位,以小说内容为素材,绘制读书手札。
学生初读《红楼梦》,逐章概括小说内容,梳理人物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绘制读书手札,为接下来的精读原著做好准备。
该活动以“寒假的线下作业”进行,作业完成后,学生运用手机软件“美篇”,将读书手札制作成个性化的《红楼手札》。所有同学的作品,将在班级qq群进行展示与交流。
活动二:《红楼梦》群星秀——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小说人物。
学生精读庚辰版本的《红楼梦》,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展示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一个形象。
该活动,在线上语文课前进行,每位同学用时3分钟。人物的支持者,分工合作,运用“爱剪辑”软件,制作精彩的人物解说视频。
活动三:小组讨论——借助“石墨文档”,动态呈现各组的主题讨论成果
教师提供解读小说主题的基本路径:
1. 通过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
2. 通过重要事件探究小说主题
3. 通过环境描写探究小说主题
4. 通过创作背景探究小说主题
此外,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在班级群空间,上传《红楼梦》相关学术论文,为大家自主探究《红楼梦》的社会、爱情主题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