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收录网站: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
  • 收录网站: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
  • 网  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资源

用“生活”照亮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20-08-02 14:00 来源:考试周刊杂志  点击:

作者:佐权宏
  摘 要:随着课程的改革,生活化教学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认可。生活化教学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能减少学生的负担,还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促使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文章就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究,主要从联系实际生活、回忆难忘往事、布置个性作业、创置教学情景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是学生日后进行多方面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好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授课教师与学生往往只一味追求成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接受的只是课堂的教学内容,对课外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学习。其实,最大的课堂就是生活本身,曾有一句话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语文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发现语文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接触语文相关材料,才能在语文的大量实践中发现规律,这种特征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必须贴近生活。生活化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合一起,让学生在虚拟、抽象的课文中得以解放;通过学生与现实生活地不断交流、冲撞,刺激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感,同时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获得语文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将实际生活与课堂联系,由浅至深,可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天》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在授课前两天向学生提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这两天收集一些关于春节的习俗,看谁找得又多、又典型,找到最少的同学要上台表演节目。”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到寻找春节习俗的活动中。有的学生找到了“贴春联、剪窗花、看春晚、年夜饭、放鞭炮、守岁、拜年”的习俗;也有同学收集到了浙江省的春节习俗“庆田蚕”“关门炮”“碗茶”和“捧元宝”;祖籍山西的同学对他们的习俗赞不绝口:“我们春节的第一天就是要吃饺子,为驱邪求吉利,煮饺子的时候要放鞭炮,饺子煮的越多越好,意在年年有余。吃饭的时候,每个人吃完一碗后,还要再添一两碗,这个表示人丁兴旺的意思。”福建的同学按捺不住地说:“我们厦门在春节出门前,都要当空拜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早上祭神的时候用鲜花素果,中午用一碗春饭和牲醴。”最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点评。
  在《北京的春天》一文的授课中,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要寻找语文与生活的关联点,并将其运用于语文课堂,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春节的习俗,使学生对春节的理解得到强化,,从而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 回忆难忘往事,引导学生发现语文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在授课前的准备和预演是必不可少的,行云流水、潇洒自如的语文课堂演讲是一方面,生活化教学思维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则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因而就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生活感知和总结归纳能力。教师在授课中,对文章的内容、背景等讲解虽然重要,但要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寻找课文与生活的融合点。教师准备课件和预演的过程,既是教师表达方式的推敲,也是考验教师对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解读。
  如,《老师领进门》一文的授课中,在授课前夕,教师生动精彩的开场是非常重要的。就好似写文章,“虎头豹尾”的内容可使人流连忘返,因而生活化教学就成为语文课堂吸引眼球必不可少的引入,通过此引入可聚焦学生的关注点。教学伊始,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歌曲播放完毕后,教师要有感情地与学生讲解自己难忘的一件事,结束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难忘的经历?”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讲述自己难忘的经历,有学生说:“小时候没有玩具,别的小朋友都不跟我玩,爷爷就让我去剥未去壳的谷子,说陪爷爷玩好不好,现在爷爷不在了,我非常怀念和爷爷一起玩耍的日子。”也有学生说:“我在幼儿的时候被老师不小心锁在教室里,然后自救成功。”教师通过开头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经历,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快地理解文章主旨。
  在《老师领进门》一文的授课中,教师首先通过精彩的开场来吸引学生的目光,然后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难忘的经历,最后与学生讲解文章的大意与背景,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文章的内容,还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 布置个性作业,引导学生发现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的布置是必不可少的。作业的布置不单单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将所学的知识善于灵活运用。作为教师,需要将生活化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以生活为基础,向学生布置关于授课内容的作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能力,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遵守多样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布置作业,不要布置一模一样的作业,基于这个原则,引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如,在讲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教师应侧重讲解波义尔善于发问及锲而不舍地探索的精神,借此以培养学生善于发问和自主探索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在准备下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布置作业时尽量避免常规布置模式,而是結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作业布置。对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对这类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观察作业,即让学生了解、观察身边有哪些类似波义尔的人;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文:联系生活情景,诉说内心感受;对于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带有一定悬念的作业,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疑问进行探索,如波义尔为什么善于发问?为什么天是蓝色的?当学生自身无法解决这些疑问的时候,适当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考试周刊杂志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