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情境教学提升农村幼儿音乐学习有效性的策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苏真真
摘 要:情感就是音乐的灵魂,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幼儿对音乐学习的情感,才能取得教学的成效。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的教学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环境,利用问题、游戏、表达、情感等情境,为幼儿学习音乐带来助力。本文从情境创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课堂实施策略,意在使幼儿因音乐而健康成长,从小懂得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幼儿园;情境教学;幼儿音乐
“我喜欢用诗和诗人这样的词汇来解析情境教育。”这是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中提出的观点。幼儿天真的心灵中有着对音乐的无限渴望,在音乐学习中,必须使幼儿放开自己的身心,以一种愉悦而自信的心情去学习音樂,给予幼儿美的享受。农村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打开一扇音乐学习之窗,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活动。让幼儿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取得进步的教学才是有效性的教学,所以幼儿的进步与否是评判教师教学好坏的重要条件。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鉴于农村孩子不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质,教师可以利用情境让幼儿的心随音乐而动,情境教育就像是一首诗,可以在轻轻地吟唱中呼唤起幼儿对音乐的渴望,幼儿的天性需要保护,而强制性的接受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养,不适合他们的年龄阶段,情境教学,恰恰可以让幼儿在一定的场景或者是氛围中不自觉地接受艺术的熏陶,获得美的感悟。农村幼儿音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幼儿的学习情感,功利性地将教会幼儿唱歌、传授乐理作为教学重点,这不利于农村幼儿提升自我审美品位和艺术素养。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使幼儿在快乐的学习中提升音乐素养呢?
一、 选择适合情感情境,导入课程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幼儿学习音乐最基本的就是要使他们的情感融入音乐中去,离开了情感的音乐教学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就农村幼儿音乐教学的实际而言,即便我们没有丰厚的教学资源,但是依然不能忽视对幼儿音乐情感的关注,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情感情境,引领幼儿的音乐情绪生成,让幼儿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农村孩子表现力差,但是他们天真的心灵没有改变,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使其放开自己的芥蒂,与音乐为伴。在选择情感情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与幼儿的农村生活实际相关联,使其真实、亲切地接受音乐。
例如,在《幸福拍手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感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这首歌曲的学习中,这首歌曲旋律轻快,唱起来非常欢快,在幼儿们还不懂得幸福的含义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情感来做相应的引导。“孩子们,今天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最喜欢的书包被爸爸带回家的时候,,当你最爱吃的零食被妈妈买回来的时候,当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怎么样的情绪呢?大家看,是不是像老师一样欢快地跳起来啊?(教师在此处拍手跳)”,孩子们感同身受,“对啊,老师真的是这样呢!我会非常开心的。”“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同的礼物,你们开心不开心啊?想看礼物的就跟我一起开心地跳起来吧!”在这个时候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拍跳起来,情感基础得以构建。又如,让幼儿在感受《秋风》乐曲的特点时,教师可以营造秋风拂动的场景进而让幼儿真实感受音乐的真实感。
情感氛围的构建不仅需要与教学内容一致,教师的素养也同样不可忽视,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亲密无间的情感关系,让幼儿信任自己的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地放开心扉,与音乐真诚相对。
二、 采取多彩活动情境,活跃课堂
呆板的音乐课程在幼儿课堂上是荡不起孩子们心中的涟漪的,活动情境的创建非常重要,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特征,用农村孩子喜欢的活动方式为音乐学习带来助力。活跃的孩子们,动听的音乐,亲切的教师,这将是一幅美丽的音乐课程图画。活动类的情境,让幼儿的身心能够全部活跃起来,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快乐的音乐体验。很多农村的孩子不愿意表现自我,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情绪,采取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比如游戏情境,就非常适合幼儿,他们对游戏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参与课堂的欲望更强,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课堂有效性也可以得到保障。
例如,在《两只老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以游戏情境介入,“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制作了道具,大家来看,这个头饰和尾巴给哪个动物用合适呢?”“大老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我们来扮演大老虎好不好?它可是森林之王,非常有威仪,但是如果它的耳朵和尾巴没有了,那会怎么样呢?”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老师,那可太可笑了吧!”那么我们来看今天游戏的内容,“我们来扮演没有耳朵和没有尾巴的老虎,两个人一组,看哪个小组演得最像!”教师播放歌曲,然后孩子们开始在歌曲的背景下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孩子们开心极了,在音乐和道具的配合下开始扭动自己的身体,一改从前拘谨的样子,表现得非常活泼开朗,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下、在蹦蹦跳跳的环境中学习音乐,课堂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又如,在学唱《拍手歌》中,教师让幼儿两两一组跟着音乐的节拍来做游戏,幼儿们可以自由发挥拍手的方式。在讨论拍手方式的过程中既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又培养了幼儿间交流互动的能力,让音乐活动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幼儿教师在选择音乐游戏内容的时候,要关注到农村孩子的接受程度,从农村生活实际出发,而且小班、中班和大班的游戏形式也要做出区分,要做到分层教学、分类教学。
三、 利用多种问题情境,启发思维
幼儿感悟音乐的过程中,既需要心理情感,同样也需要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与音乐内涵有关系的问题,引领幼儿理解感悟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产生一定的审美能力。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研究儿童心理,从他们的情感态度出发,立足生活实际,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提问方式,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具有逻辑性,不能凭空信手拈来,要从音乐的旋律、情感等多方面设计问题,这样幼儿就更喜欢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