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祁海梅
摘 要: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如果我们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喜欢的一个个游戏活动,那么,,语文课堂会充满学生的欢声笑语,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间学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体验了快乐,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何乐不为呢!我个人在游戏化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讨,经过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游戏刚好符合这一特点,能满足小学生的这种天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引入和应用游戏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就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遵循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爱好、生活条件、学校的学习条件等,合理创设游戏情景,把语文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内容,在突出游戏的趣味性、参与性和情境性等特点的同时把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融入活动中,并促使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玩”中学习语文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與时俱进,不再是单纯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对各种技能的掌握。所以,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感情色彩且吸引注意力的游戏活动糅合到一起,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理解语文知识和掌握学习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件多么快活的事啊。同时,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够体验到娱乐的欣喜、探索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正向积极情绪,促使他们进一步关注游戏化活动和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易于提升小学生的个人修养
在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许多的动作、声音、图像、色彩、文字、情境等融入活动中,为小学生进行无声的熏陶与感化;学生在绘画、歌咏、朗诵等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对美的认识,陶冶了情操;在游戏活动的开展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团结协作、诚实自信、坚持公平、尊重他人等好习惯,提升了个人道德修养。
(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语文能力、语文积累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也相应提高。
三、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课堂教学就像打仗一样,盲目的、无准备的去上课,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会使课堂一团糟,因此,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吃透每一节课的具体要求和实现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去熟悉所要教学的内容,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它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爱好、兴趣、喜欢的游戏、对游戏的熟练程度、男女生搭配比例等等,查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图书、视频等资料,制定课堂教学设计计划,按计划创设游戏活动,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贯穿到游戏活动中,反复斟酌活动的可行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力争使活动在课堂上顺利、有序、有效地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要让学生养成候课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在要求老师做好准备的同时,我们也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上课的基本用品(如:课本、笔、笔记本等),课堂活动的辅助用品(包括学生准备的纸、尺、剪、刀等),适当的课前预习(如:要上什么内容、需要些什么材料、开展怎样的活动等),活动小组的分配,积极饱满的上课情绪等,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布置和安排的,学生要养成候课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才能使小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课。
(三)巧用游戏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是为整堂课奠基的,我们一定要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导入,小学生爱玩游戏,用一个小游戏导入,不仅能让小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带着好奇与兴趣进入课堂学习,而且可以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入课堂,便于开展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海上日出》这一节课时,我提出了一个游戏竞赛的规则,把小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加课堂游戏,经过竞赛,要评选出表现最佳、得分最高的学习小组和学习个人进行奖励。小学生为了取得游戏竞赛的胜利,一下子都兴奋起来了,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一展风采,带着强烈的好胜心很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四)创设的游戏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
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一个年龄段的游戏,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不能设计不符合年龄段的游戏,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以拼音和字词为主,在教学拼音、字词时,我们要尽量设计一些与低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游戏活动,如:在认汉字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过关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让两个学生牵手做成门关,另一个同学站在门关后面,手拿写有生字的卡片,其他同学排队过门关,要正确地读出卡片上的生字,才能够允许通过,如果读不正确,就拒之门外,不让通过,直到读正确为止,对一次通过的进行奖励,让他们少写一个字,对三次还通不过的进行惩罚,要他们多写一个字或多读一句话。惩罚或奖励虽然简单,可它带给小学生的一种竞争意识或奖罚机制的渗透意义重大。通过这样简单的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完成一个个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间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设计游戏时,要具有一定挑战性、有一定智力难度的游戏,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感觉有“味”。例如:在进行成语教学时,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游戏,第一个人说出一个成语,如“胸有成竹”,下一个同学就接“竹”字开头的成语,或与“竹”同音的成语,这样往下接,接不上的出节目,或课后继续找,找到后,下一节课再说,再接,反复进行,学生的成语会越积累越多。还可以开展成语对对子活动,如:一个同学说出“粗茶淡饭”,另一个则要说出与之相反的成语“山珍海味”;一个说“遗臭万年”,另一个说“流芳百世”。这样的游戏可以长期进行,让学生不断的积累成语,丰富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