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模式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婧
摘 要:“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教育教学中,从而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为现代的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到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空间和距离的弊端,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空前加快。目前“互联网+”的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首先分析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其次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的优势进行阐述,最后论述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只有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环境逐步走向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现状;意义;措施
一、 引言
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早就告诫我们: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这句名言告诫我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课堂的优化,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徹底剔除“硬塞知识的方法”。在整体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激发初中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积极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会使初中语文课堂逐步走向高效。语文的教学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都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相对轻松的课堂环境,增添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显著提高。
二、 初中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使许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精彩的课堂让许多优秀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许多一线的教师仍然是照抄照搬相应的教学内容,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在过去几年中,课改后的语文教学环境仍然相对枯燥、无味,仍然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从根本上真正地改变教学的困境。在当前的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存在。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缺乏,学习能力低下,缺乏主动创新能力,教师无法激发课堂的兴趣和活力,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愉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提高课堂教育的高效性,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成为现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关键内容。国民的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本,只有教师不断地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增加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生语文的核心素养,才能为之后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中不断地收获和成长。
三、 初中语文“互联网+”课堂模式的优势
(一)利用互联网设备构建相对轻松的课堂环境
学生在初中阶段相对比较叛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教学课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较强的可变性,可以从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等多个方面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强化教学内容,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集中在语文学习的知识上,与老师积极地配合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环境。
(二)借助互联网设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逐渐出现,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对于课堂内容进行预习,学生先去了解课堂的基础内容,对于文章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标记。以方便学生在课堂听课过程中,针对个人不懂的问题提高注意力。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下进行复习的时候,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不懂的内容,加深自己的理解,以此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三)通过互联网设备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程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学生在校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当学生放学或者休假之后,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摆脱距离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有效的沟通,及时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实现,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相互联系,让学生的心里话可以及时对老师说出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构建“互联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措施
(一)通过微课视频,提高学生课堂预习效果
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而言,微课视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模式。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微课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形成自主的预习模式,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延展,使学生在进行文章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对系统、全面的理解。通过微课视频预习的方式,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自己的理解,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时的参与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在对《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可以对老舍的生平进行简单的描述,截取老舍先生其他的作品片段对其写作风格进行分析;其次,介绍老舍先生在创作此文章时的背景,通过济南的冬天的图片让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济南的冬天的样子;最后,对学生提出预习的目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如“在文章中找出描写济南的冬天景色的句子,分析济南的冬天自身的魅力在于什么地方?”“通过作者的描述你对济南的冬天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在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样子的?用了哪些写作的手法?”等问题。因此,以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课前的阅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