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吴秀英
摘要:相对于其他类文本,文学作品(尤其小说)容量大,情节繁复,高中生解读这类文学文本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思维导图的应用则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思维导图在文学文本读写教学中不但让Envisionment Building文学文本解读模式更为直观,更具操作性,而且思维导图化的文本解读作品也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参考框架,从而有效地促进写作的顺利完成,实现以读促写的良好学习效应。本文介绍了在文学文本读写教学中,思维导图如何架起从文本解读到写作的桥梁,并呈现一个基于思维导图的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模式的课例,为高中英语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提供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思维导图;文本深层解读;Envisionment Building;英语文学作品;高中英语读写教学
一、 引言
对于英语学习者,英语文学作品提供了大量真实鲜活的文本资料。文学文本的读写,即在对文学文本深层解读后,基于文学文本的内容或者语言而进行相关的写作。英语文学文本的读写教学,不但能有效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提升。英语文学文本的读写教学需要完成两个步奏:一、英语文学文本深层解读,从而为学习者写作建构起知识框架和语言框架;二、学习者基于这些知识框架和语言框架,发挥创新思维,,进行写作。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名心智地图,是一种利用文字、图形、线条、色彩等多种形式来组织呈现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内容体系,并表现出具体层次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式的思维辅助工具(Novak,2001)。思维导图被广泛用于梳理知识结构,并展现知识之间的关系。此外,思维导图还有助于联系新旧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训练(陈敏,2005)。
二、 基于思维导图的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模式
基于思维导图的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含文学文本深层解读,并在深层解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写作实践,而思维导图不仅让文本解读和写作实践更为直观高效,而且巧妙地将这两者有机衔接,实现“以读促写”的互动效应。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Envisionment Building文学文本深层解读模式
笔者曾在论文《Envisionment Building——解读英语文学文本的有效形式》中介绍过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Judith A. Langer倡导的文学作品阅读“读者-文本”的有效互动模式,即Envisionment Building文学文本深层解读模式。这种模式,其实就是读者通过与文学文本的互动,在头脑中将文学文本所描述的人物、事件、环境、思想等用图式鲜活地呈现出来,并让自己进入这样的文本图式,与人物对话,经历事件,感受环境,交流思想,获得自己对文本的深刻感受和理解。要做到這一点,读者需要经过四个读者-文本的互动阶段(stances),它们是Stepping In(跨入文本)、Moving Through(深入文本)、Rethinking(关联文本)、Objectifying(解读文本)(吴秀英,2018)。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Envisionment Building是一种有效的文学文本深层解读模式,而且可操作性强,能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学文本的“悦读体验”(吴秀英,2018)。然而这种模式在文本解读中也存在步奏多,比较零散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Envisionment Building文本解读模式构建成一个可视化的文学文本解读框架,从而更好更直观地引导学习者的文学文本深层解读。
(二)思维导图架起从文本解读到写作的桥梁
在本项研究中,思维导图的图式性和逻辑性让学习者更好更直观地利用Envisionment Building文学文本解读模式进行文本深层解读;学习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进一步用思维导图提炼、组织文本信息,并将文本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建立联系,实现新知识的内化;而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的文本深层解读作品也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参考框架,从而促进写作顺利高效地完成,思维导图架起了从文本解读到写作的桥梁。
三、 基于思维导图的文学文本读写教学例析
笔者挑选了几名高中生组成一支英语文学阅读兴趣小组,并在小组中尝试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文学文本读写的教学。小组成员反馈喜欢这种高效的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模式,因为它既“悦读”又“乐写”。
这里,笔者呈现一个基于思维导图的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模式案例,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思维导图下文学文本读写教学的积极效应。
(一)文本简介
《夏洛的网》是一部关于友情的童话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E.B.White,最早出版于1952年。它讲述的是一只天真浪漫的小猪Wilbur,与谷仓里的蜘蛛Charlotte间的一段真挚友谊,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以童话为载体,探索了友谊和生命的意义,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优秀文学作品,值得青少年认真品读。
《夏洛的网》英文版原著的语言蓝思值大约在680L左右,这个区间的蓝思值与中国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平均英语水平相匹配,所以选择《夏洛的网》作为此次文学文本读写教学材料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语言难度上都是适宜的。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夏洛的网》读写教学案例
1. 用思维导图化的Envsionment Building文学文本解读模式解读《夏洛的网》
首先,学生遵循Envisionement Building文学文本解读模式中的Stepping Into思维导图,调动各种认知技能,搜集诸如题目、作者、体裁、封面等信息,并做合理的设想和预测,让自己尽快进入文本世界。同时,将搜集的信息同样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图1)。
这项教学环节是发生在学生开始阅读《夏洛的网》之前,以全部小组成员“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明白了《夏洛的网》的体裁,根据封面图片对小说的内容做了合理的预测,同时一些学生现场用网络查阅了作者E.B.White的信息,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从作者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作者写《夏洛的网》的疑似动机(如作者曾经生活在农场,喜爱动物,曾经为一只猪的死去而感到难过),并在思维导图上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