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朱桢
  摘要:数学实验不仅是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方式,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是为探索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概念或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通过操作,基于所创设的特定物质条件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研究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让学生在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中体验了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 情景激趣,质疑猜想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可以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之间的桥梁。在教师营造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事物主动提出问题,对情境中的问题大胆的提出质疑、猜想。
  教学片段1:《有趣的拼搭》
  师: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四位图形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但是有一天,,这四个图形朋友发生了争吵,老师去了解了一下原因,是因为它们都觉得是自己的本领最大,都互不让步,僵持在那里。到底是谁的本领最大呢?今天我们就和这四位朋友一起,在拼拼搭搭中比比誰的本领最大。
  师:它们要进行的第一个比赛项目是“滚一滚”。每个桌子上有一块斜面,如果让四种形状的积木从上面往下滚,小朋友猜猜看,哪个滚得快?
  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片段1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对“谁滚得快?”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学生的这些猜想可能是利用了所学的旧知,可能是凭直觉的,也可能是凭经验的,还可能是没有依据的,但是这些猜想确立了实验的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产生开展数学实验的需求。
  二、 交流引导,设计实验
  实验的设计是数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使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设计的实验既要易操作、同时还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认知探究的欲望,给学生有进一步创新的空间。
  教学片段2:《一张纸最多能对折多少次》
  师:刚才我们猜测了一张纸最多能对折的次数,并且认为一张纸最多对折几次和它的大小、厚度有关,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师:我们要怎样来设计我们的实验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小组觉得选择大小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来研究最多对折的次数和纸的厚度之间的关系,选择厚度相同、大小不同的纸来研究最多对折的次数和纸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实验1:大小相同、厚度不同。
  实验2:厚度相同、大小不同。
  对于实验的设计,以往教师包办了一切。设计表格、制定规则等这些实验前期的工作都是由教师一手完成。长期这样学生只是作为操作工人进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独立设计。这两个教学片段教师都是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来设计实验,同时教师适当地介入进行指导,让每个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和完善实验设计。片段2的实验是和两个因素有关系的,因此设计每一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控制一个因素不变,研究另一个因素和一张纸最多对折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三、 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学生提出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这就需要通过动手实验来进行验证。验证猜想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确定了探索的方向、根据设计的实验选择合适的方法,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片段3:《和的秘密》
  实验1:动手研究和不变的规律
  师:刚刚我们通过活动研究了3个两位数相加的和的秘密,三位数相加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算一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2:推理理解和不变的规律
  师:想一想为什么每次摆出的3个数的和都相等?
  生:两位数相加,交换相同数位上的数后,几个一不变,几个十不变,所以和不变,三位数相加也是如此。
  师:由此你还可以联想到什么?
  生1:四位数,五位数……相加,交换相同数位上的数,和不变。
  生2:3个数,4个数……相加,交换相同数位上的数,和不变。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几个数相加,交换相同数位上的数,和不变。
  教学片段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出示:2cm、3cm、5cm和3cm、5cm、8cm两组小棒。
  师:刚才同学们对于这两组是有争议的,那它们到底围不围得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的演示。
  利用多媒体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来进行探究,例如片段3中的实验1通过摆数字卡片研究和的秘密。有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实验,例如片段4,由于实验材料的误差关系,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第三跟小棒一样长的时候每组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会不一样,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寻求到正确的答案。在借助外在的实验材料的研究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推理来研究、理解实验结果例如片段3的实验2。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过多引导,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反复地实验。从而获得感性——理性认识,形成初步的知识结论。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