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互联网时代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学俊
  摘要:中、小学生群体,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身上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塑造性。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生活来说,中、小学生均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帮助。本文结合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浅谈互联网时代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思考;实践
  在进行中、小学生班级的管理活动时,有效的师生沟通、理解、尊重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才能在熟悉学生个人情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因而思想也变得更加多元。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应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 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理解、尊重、认可,也就没有真诚的教育和科学的循循善诱。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否认,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关心自己,而教师的“偏爱”导致这些学生与教师产生了距离感。客观而言,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情感做到整齐划一,但出于真挚的关爱,却可以从微末的细节中呈现出来。一句温暖的关怀,一个期冀的眼神,都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的关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要获得教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从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中。关爱的前提是了解,师生之间有交集、互动和沟通。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转变思想,主动与学生展开交流。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不拘一格,如课间围绕教学问题的探讨,课后对班级活动的安排,课下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询问等等。教学工作中,为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不得不变得“严肃”,以保障课堂秩序。而到了課余时间,教师应注重利用互联网,在线上为自己打造亲切和蔼的形象,从而融入学生的世界,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进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对于不是原则性问题,应以建议而不是规定的口吻和学生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二、 规章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准绳之一。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学生的物质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在生活条件提升的同时,学生的性格、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十分突出,在遭遇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后,容易引发极端情绪。在课堂上,这类学生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我行我素;在生活中,这类学生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显然,这样的学生难以受到别人的欢迎,从而不利于整个班级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众多性格特征,与学生缺乏规则意识息息相关。所谓规则意识,即是个体处于群体中而采取服从于群体利益的思想及包括形式不一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表面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实质是让学生从校园生活中养成大局观,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构建班级的规章制度,每一项管理条例都必须公正、平等地面向所有学生,每个学生都需要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且在违反班级规章制度后给予相应的处罚。班干部是教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帮手,是教师与学生群体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于班干部的选择,应让学生自主的推选,让富于责任心、爱心的学生发挥作用,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
  三、 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级管理中,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叛逆情绪与日俱增,学生内心深入不认可教师,不肯定教师,乐于与教师的主张背道而驰,则这种状态下的班级管理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互联网时代,由于学生从网络世界中接触的信息剧增,多样的信息流让学生在没有多少社会实践经验的情况下,也变得“惆怅”与“丰富”起来。学生早熟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某些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价值观也不时从学生口中说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感受到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班级管理的难度不断变大,班级管理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学生心理动态把握这一方面,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众多挑战的同时,教师需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相对于“权威”塑造而言,人格魅力的清透性和持续性更加明显。教师在为班级构建规章制度时,除了考量班规服务于班级运行之外,还需要重点考量教师是否也能遵循其中的管理条例。要使得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就不应与学生区别对待,从而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平的感知感受。社会在不断发展之中,因而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为课堂带来更多的新鲜元素和更好的教学模式。
  四、 自主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不管”,因而通过班级管理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当前农村学校班级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可从小组协作的角度出发。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合作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运行风险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高中教学过程需要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发挥优势所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及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在进行小组分组时,教师应秉承“组间相似,组内相异”的分组原则,一方面确保各学习小组之间综合能力相当,具备较为公平的竞争性,另一方面则是促使学生各司其职,并在合作过程中学习组员的优势,以弥补自我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在大方向把握的前提下,教师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喜好、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等进行自我“组合”,以此确保小组成员合作的紧密度及和谐度。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一共分为十组,为凸显本小组的个性特点,每个小组均取了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分别是:一组“猎焰”、二组“陆黎柒迹”、三组“乘风破浪”、四组“扬帆逐梦”、五组“六小龄童”、七组“默辉”、八组“彩色风铃”、九组“梦之翼”及十组“奇幻漂流”。分组完毕之后,每位小组自行选取一名组成,负责全权管理本小组的日常学习及校园活动。各小组无论是课堂教学时间还是课余学习,均自行研讨安排。每个月开展一次考核,以此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进步表现。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模式
简论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法的挑战及其完善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中的政府职责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研究
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
云计算时代的企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
构建黔东南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试论信息时代电视台电子档案的归档与利用
对新媒体时代纸媒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究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初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