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聚焦一年级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及转变作业方式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曾惠真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就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听说读写的整合呢?笔者在任教一年级语文教职时,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在作业方式上不断探寻听说读写的设计,促进学生有效作业的开展,促进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作业设计;微信打卡;听说先行;读写其后;乐于仿写;运用提升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素质,形成良好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在现在的小学作业布置中,普遍存在着作业布置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材轻实践、重被动轻主动、重单一轻多样等问题,由此造成了学生对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产生疲倦感。新课程实验中作业设计与实施应坚持主体参与的开放性、形式的趣味性、内容的综合性、作业评价丰富性的原则。
  一、 入学之初,听说先行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说读写结合就是一种迁移、一种运用。这种运用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在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初,部分孩子在入学之前已经进行幼小衔接的培训,习得拼音,有一定的识字量能自主阅读,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没有基础进行自主阅读。那么,教师要将听说结合起来,就必须抓好学生在家的两项作业,即听与说。听,指的是亲子阅读中孩子要会“听”;说,指的是每日说一句完整的话。
  语文素养中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而读(听)又是说写的奠基工作,因此,笔者每天布置孩子的阅读打卡作业中,让学生在读(听)的基础上,能说出故事的大意及自己的感受、体验,慢慢发展能复述故事大意等;另一方面,笔者善于运用小程序中的小打卡,让班级的孩子坚持每天说一句话,以录音或学生说一句话家长代笔写的形式进行打卡,笔者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进行检查和点评,这样一来,学生的“听与说”就开始在笔者布置的作业中播下种子,慢慢发芽。
  班里的孩子们自开学到学完拼音,每天坚持“每日说一句话”的微信打卡,孩子们说话的逻辑思维、条理已经比较清晰了,他们从说不完整话到懂得说一句完整的话,再懂得结合生活,结合阅读,加上修饰的话,真是让人欣喜的。如孩子们这样写道:
  今天中午,我的妈妈买了两份四果汤。她吃的时候,发出像外星人攻击地球的声音,我好害怕。
  家里停水了,我大吃一惊,原来水管爆开了!不会吧?晚上有水做饭吗?有水洗脸吗?……难道我要以泪洗脸吗?
  笔者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检查孩子们“每日一说”的作业,给他们点赞或三言两语的评价,如“你这句话说得太逗了!”“可怜的宝贝,要不要来老师家蹭饭呀?”……据家长说,孩子们每天打卡前都迫不及待想知道老师的点评,也会慢慢从生活中去提取素材,去思考如何把话说在通顺、完整的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认为有趣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孩子们的进步需要得到肯定,这个肯定和鼓励需要及时性,因此,我就会将“每日一句”的优秀作业收集、展示,并颁发“最佳口才奖”,孩子们真的是在这样的作业中进步着。
  听,是语言的输入;说,是语言的输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阅读后,班里的孩子们利用午休进行班级讲故事。每天一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完故事后,讲故事的同学提出三个问题,由听故事的同学回答。若时间允许,听的孩子们也能反问讲故事的同学,让孩子们在故事的海洋里徜徉,碰撞出“听”与“说”的思维火花。孩子们的语言,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丰富和提升。
  二、 拼音習得,读写其后
  经历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轮教学实践后,笔者认识到“写”的训练起步越早越好。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够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和写作的欲望;另外,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敢想敢写,虽然有些字还只能用拼音代替,但何妨,孩子们的想法充满童真童趣,别具韵味。
  如果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试着写下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于是,拼音学完,笔者布置的从“每日一句”作业,就从学生录音或学生说家长代写的模式,转变成让孩子自己运用拼音来写“每日一句”,家长帮忙每日打卡,老师依然每日检查、互动。
  笔者紧紧围绕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来布置每日一句:“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笔者除了让班里的孩子自由表达一天的所见所闻,说自己想说的话外,还向课文学习,让孩子以特定的句式来写一句话。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中,学习了这句“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我引导孩子们关注句子中的两个“了”,这是一个由三个单句串成的一个句子,从整体到具体的思路来写天气变化。课后作业,我让孩子们的“每日一句”要写这样的句子,孩子们这样写道: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一棵棵小草从土里钻出来。
  暑假来了,孩子们开心了,一个个孩子走出厦门去旅游。
  可见,经过老师的用心点拨,孩子们的“每日一句”是能习得一些语言的门道的。再如,上完《树和喜鹊》第一自然段,“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课上老师引导后,孩子们发现了句子的奥秘所在,不仅有三个“只有”,句子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孩子们懂了以后,笔者在检查他们的“每日一句”的作业时,发现孩子们很聪明,一点就通,他们掌握得比较理想,写出来的句子,让人称赞。如:
  我只有一个书包,书包里只有一个文具盒,文具盒里只有一块橡皮擦。
  厦门只有一所观音山音乐学校,观音山音乐学校里只有一个一年一班,一年一班里只有一个我。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新英语教师如何面对初一年级“零基础”学生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探讨
中职语文“导学探究式”课型设计与实施
成语文言两相宜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语文学生主体性教学
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