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拓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叶志芬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笔者通过论述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综合素质,选择适合小学生发展阶段的课外读物,采用灵活的课外阅读引导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
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让他们的听、说、写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论述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指出拓展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一、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作用
(一)学生搜集及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不单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内的知识,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限在教科书内,如果他们完成了功课就会觉得任务已经完成,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爱好。课外读物中含有大量的知识,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是没有的,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接受的知识往往是固定的,不是发自内心的,而通过课外自主的阅读,吸收的是他们意识性的知识,自己消化起来也比较快。因此,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知识进行融合,从课外知识中获取对课内知识有用的元素,作用相得益彰,最终让小学生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
(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较好
“一本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就话是很有道理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生活的海洋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将这些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规范好自己的日常道德行为,当他们从书中看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医生和军人的先进事迹后,他们也会不自然地对他们起敬,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潜意识里让自己的行为去与这些书中的人物行为进行比较,慢慢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道德。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兴趣爱好都比较相近,很多学生不喜欢作文和阅读理解,课堂上的接受能力很弱。而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主动性提高,他们通过书中的丰富故事,知道主人公的写作背景和情感,能体会不同的文章写作方式,这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课外阅读多了,就会无形之中掌握一些优美的句子,习惯性地进行摘抄,在作文写作中就会有意识地变换运用,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也能间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是很大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学生对于课外阅读重视度不够,缺乏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模式还是比较应试化,教师以短期内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虽然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能够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阅读,但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没有形成,在阅读中兴趣度不高,对于课外阅读抱着应付性的态度,这样的课外阅读成效很小。很多学生将课中认真听讲、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排斥教师安排的课外阅读任务,认为课外阅读是加重自己的课外负担,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帮助,还有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是大声朗诵课文,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精读和细读,表现出的态度为阅读无意义,没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因此,教师和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视度不够、兴趣不高是导致课外阅读习惯不好的主要原因。
(二)课外阅读书籍上选择局限性大
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读物一般都是教师和家长帮助学生进行选择,他们没有结合学生的自身爱好,大部分是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同步的课外读物,学生对其兴趣度不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还不高,太过于深奥的课外读物不仅不会帮助他们学习,更是消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家长在课外读物选择上涉及儿童的文学作品和卡通漫画类的内容很少,而一些经典的小说题材的读物居多,这些小说对于学生来说接受度太低了。因此,合适的课外读物可以帮助小学生慢慢地养成一些阅读兴趣,但是如果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切合,同样会阻止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
(三)课外阅读拓展活动较少
相关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课下进行单独的阅读,缺乏相关的课外阅读拓展活动。课外阅读读物中的很多内容来自学生生活中,最终也要服务于学生生活中,课外阅读不仅是让学生提高语文的成绩,更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情感、語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语文的核心素养水平,相关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于课外阅读的评价,只是从学生的成绩中关注学生阅读水平,没有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形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关注思维意识的提高,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强,不能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三、 拓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度
要想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改变目前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从语文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让强制性阅读变为学生的自觉的阅读,只有学生们自己接受课外阅读了,教学才能起到实际效果。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呵护学生的阅读天性和个性,不要过于干涉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的角色要由之前的教学主导者变成教学引导者和解惑者,多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采用解惑和点拨的方式让他们在阅读中开窍,而不是直接采用替他们回答问题的方式。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人力资源为资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和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指导和家长督促相结合,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长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作用,教师和家长密切联系,促进学生慢慢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其次,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要相结合,课外阅读不能完全和课内阅读想脱离,依照课程教学目标,适当地扩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和内容,从课内慢慢引导到课外,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进行消化吸收,最后,要尊重学生的天性,课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能够接受,让自己能够真正地快乐起来,从一些教育意义比较强的读物中吸取到知识和能力,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除了上述这些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德育水平,通过课外读物中的一件教育意义比较强的小事,进行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内涵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