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贾慧芳
  摘 要: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主动体验与感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行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深层次理解的同时,能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转变与发展。从数学课标的要求中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然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培养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够实现。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其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战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思维训练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思维训练策略
  
  数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不同阶段教育的必修课程,在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要在充分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一个长期的思维训练计划并有条不紊的实施,务必做到课前认真准备、课上精细讲解,让学生养成思维训练的习惯,并在长时间的不断积累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教师对学生思维运用习惯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小学生经常是从这个补课班出来就要奔向下一个补课班,超负荷的学习使得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在课上也经常会溜号,情绪变化幅度大,暴躁易怒。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上,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运用习惯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这使得学生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逐渐形成思维习惯与能力。其次,学生没有养成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是理解题目与提高计算准确度的重要也是首要步骤,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形成最有效的计算方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题目时,往往直接读题并说出解题思路,这使得学生不能养成自己认真审题的习惯,不善于思考与动脑,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与提高。再次,教师数学教學的方法比较单一,这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此外,教师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数学思维能力受到制约,学生学习效果事倍功半。最后,数学教学中没有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新课程标准提倡“以生为本”,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是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情况上来看,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以教材为依据,之后才会去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忽略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教学安排走,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制。此外,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并不是传授学生运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多数时间,使得教师成为整堂课的主体,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发挥其主体性。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
  (一)调动学生运用思维的欲望
  调动学生运用思维的欲望,帮助学生整理清晰的思维形成脉络,传授学生思维的方法与技巧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最有效的训练方法。那么教师该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运用思维的欲望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程度与心理情况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知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而产生运用思维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乘法估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学校的后花园需要培育大量的鲜花,学校进了1000株花苗,现在学校的花园有22排垄沟,每排垄沟上有31个坑,若你是花卉种植负责人,,那么请你估算以下,这1000株花苗能否都种植上?”这个问题的设计能够调动学生进行估算思维的欲望,不但让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而且也让学生意识到学校所学的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帮助学生整理清晰的思维形成脉络
  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例如,教学“认识方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运用已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说一说学校周围的建筑都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当然,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调理化、逻辑化。其次,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候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师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传授学生思维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事实上,思维的过程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例如小学低年级的一道应用题: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去采蘑菇,小白兔说:“我采了2篮,每个篮子里有5个蘑菇。”小灰兔说:“我采了8个蘑菇。”那么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运用分析的思维方法来解答这道应用题,就要从问题出发,即要想知道两个小兔子共采多少蘑菇,那么就需要知道他们分别采了多少个,现在已经知道小灰兔采了8个蘑菇,所以只要算出小白兔共采了多少蘑菇就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而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解答这道应用题时,就要从题中给出的条件出发,即根据小白兔采了2篮,每个篮子里有5个蘑菇这两个条件能得出小白兔共采了几个蘑菇,再将小白兔与小灰兔的蘑菇数加在一起便可得到答案。因此不难看出,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渐形成清晰的解题思维。


医学生看医患关系
关于高校自主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浅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在其中职教育中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新英语教师如何面对初一年级“零基础”学生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初探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和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