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游增良
摘 要:整本书有独特的价值,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画卷”,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我们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地选择书籍,而且要研究整本书的教学策略,从而丰富认知,拓展升华,提高素养,让书籍成为学生成长的养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整本书;价值;教学策略
一、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独特价值
传统的语文教科书都是单篇课文,字数少,内容简单,造成学生阅读时间短暂,最多七八分钟就可以阅读完,阅读的目标单一化,主要采用散点式阅读,难以建构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意义关联。因为科技的迅猛发展,平常生活中的阅读也变得碎片化,主要通过数码产品、微博、微信等阅读形式。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文化基础”,在语文课程中重点体现在“人文底蕴”上,指向对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的关照。基础、情怀、底蕴都需要长期积淀,积淀需要相对稳定的状态,碎片化、散点式、拼凑式的阅读阻碍了积淀的形成。因此,我们提倡整本书的阅读,它有如下独特功能:
(一)提供相对完整的“画卷”
在世界日益变成“地球村”的现代社会,小学生处在多元、开放的文化氛围中,怎样帮助他们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树立文化自信,获得民族的自豪感?又如何引导他们熟悉各国文化,尊重各国文化,借鉴、吸纳其中的文化精髓,从而借助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这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巨大挑战,也是语文课程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单篇课文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但所承载的往往是文化的“横截面”,甚至是一种文化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现象。整本书则更像一幅完整的“画卷”,可以比较全面地、真实地展现恢宏的社会生活场景,在文化的传承中既让学生看到“树木”,也能通过“树木”看到“森林”,浸润在整本书反映的文化场域里,学生可以吸收丰富的、立体的文化信息,获得更为鲜活的、完整的文化记忆。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30年代旧北京在民不聊生的社会状态下,依然充满了浓郁的人情气息,小英子与伙伴妞儿的纯真友谊、与被别人称为疯子却身世可怜的“忘年交”秀贞的深厚情谊、对陌生人“小偷”的怀疑、理解和内疚,乃至和可恨也可怜的保姆宋妈的斗智斗勇、她与父亲浓浓的亲情和生离死别,催人泪下,书中那首“长亭外、古道边”更是传唱至今……这些情节都非常感人,勾勒出一幅老北京的人文风情画,字里行間所隐含的深意,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呈现了一幅幅老北京的世间百态图,对人性有更加深刻的体悟。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没有虚构,都是按照作者幼年生活的样子来写的。读完这本书,让全世界都记住了由六辆电车改成的“巴学园”,记住了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小林校长,记住了曾经的调皮、淘气的小豆豆成长为一个可爱、懂事、善良、快乐的好孩子。
学生从整本书中读到的是一个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的形成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能感受每本书都是一段历史、一面镜子,学生行走在温润的文字中,触摸、了解、吸收不同文化的养料,感悟不同文化的内蕴。
(二)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
统编本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的上册分别编排了一个有关阅读技巧的阅读策略单元,依次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带着目的的阅读”。阅读策略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编写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阅读策略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在感受、理解、鉴赏、评价中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提高阅读效率的门径。
这些阅读策略要熟能生巧,仅仅靠单篇文章或一个单元是不够的。整本书的阅读对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整本书阅读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往往要半个月、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怎样确保长时间阅读状态不被隔断,怎么储存、梳理获得的信息,怎么形成相对完整的内心体验?学生都必须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同时,因为整本书内容多、阅读的时间跨度大,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这几项阅读策略离不开整本书的训练和检验,并且逐渐达到转换自如的状态,达至自由使用的程度。比如:要培养“预测”的阅读策略,阅读《福尔摩斯探案》,读者就会自然而然地跟随作者去猜测。“带着有目的的阅读”,学生可以阅读菜谱,根据自己需要做的菜去寻找其中相对应内容,没必要像厨师从头到尾细致地阅读一本菜谱(甚至厨师也没必要)。“提高阅读速度”更离不开整本书的训练,像罗斯福总统养成每天早上看完一本书的习惯,采用的就是快速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比如选什么书、用什么方式阅读、有没有边读边记录的习惯等待都因人而异。
(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展语言、丰富体验、锻炼思维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整本书的阅读对这些素养的提升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本书的阅读可以接触到浩如烟海的作品。在阅读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学习篇章结构,培养语感,在习作、日记、口语表达中尝试语用。模仿是语言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这种途径往往是无意识的,巧妙地融进学生语言的图式之中,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发展。
其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比较,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整合、分析、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把思维引向深刻。
第三,丰富学生的各种体验。每一本书,都饱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与作者的感情紧紧结合在一起,经历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体验到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并在体验中学会了思辨,获得审美体验,加深了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二、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择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