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应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杨云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2期
摘要: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方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互动交流,并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合理地应用“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法的内涵,并剖析了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分组式探究;初中体育;应用
一、 前言
体育是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初中体育教学更是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并且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而在实际中,要想完成好体育教学活动,就需要结合新课改要求,灵活地应用各种新型体育教学方法。“分组式探究”教学方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 “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法的内涵
“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法是以现代体育教学思想为指引,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教学内容,进行同质、异质分组,让学生通过组内探究、组间对比,掌握体育知识,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就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性评价,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形成。对于“分组式探究”体育教学法,其主要特点有。
(一) 自主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讨论,在探究中将理论内容转变成自身实践技能。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从教师安排,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知识获取中,学生的学习情感、行为习惯都会发生转变。
(二) 学生个性化发展,初中生本身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面对同一个动作,不同学生表现的也有所差别,正是如此学生之间才更加需要交流,在沟通中产生更多新的想法。分组式探究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发挥出自身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 团队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能力差异,教师要采取同质、异质分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间对抗、交流,保证了知识、技能获得渠道的优化,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三、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在初中教育活动中,体育课程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具备强壮的体魄才可以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而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实际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综合发展。首先,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受中考的影响,很多学科都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文化课考试成绩在中考的所占比很高,体育学科的考试成绩所占比重相对比较弱,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不太重视,会将体育课看成日常学习中的一门放松课、娱乐课,全凭自己兴趣爱好来参与体育活动,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其次,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是跑、跳等田径项目,课堂教学活动趣味性不强,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上。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也相对落后,教师会单方面地为学生讲解一些理论内容,然后让学生重复性地进行训练,以短跑教学为例,教师会在课堂上为学生口头讲解短跑技巧、注意点,然后就会让学生重复进行短跑训练,接着让学生开展自由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发挥出自身主体性,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四、 初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式探究”教学法的实施
(一) 科学分组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实施“分组式探究”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性格、兴趣、身体素质、心理水平、体育学习热情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教学目标科學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的探究知识。对学生而言,在体育课堂上,要特别注重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分享探究经验、心得,从而更加高质量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分组时要做到优势互补,不能担心体育能力弱的学生拖体育能力强的学生的后腿,而将能力强的学生分成一组、能力弱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所以体育教师在分组时要特别注重这一点。
(二) 互动探究,引入新课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良好的课堂互动是开展“分组式探究”活动的丰富土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采取适宜的手段,创设良好互动氛围,引导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对体育知识进行探究。在实际中,初中体育教师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手段,促使学生能做到敢开口、敢动手、敢探究,强化初中体育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武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分组,引导学生互动探究,激发学生热情。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看过很多武侠电视剧,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身的“武侠梦”,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以武侠剧中的门派命名,如武当派、少林派、峨眉派、华山派等,然后教师让各个小组分别说说自己组的有哪些厉害的“武功”,对此学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武当派的小组表示自己组有太极拳、太极剑;少林派的小组表示自己组有易筋经、七十二绝技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分别将各个门派的武术中的一些经典动作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模仿,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动作图,做出相应的动作,但是很不标准,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大家表现得很好,,但是动作还不太标准,那么我们一起来探索传统武术的奥秘吧”,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几个经典的武术动作,调动学生探究主动性。
(三) 分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