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英语实现德智共生的教学策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路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4期
  摘要: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普遍进入到立德树人改革背景之中,学校教育除了要全面普及文化课教学之外,还要切实推进德育教育,全面优化学生的品德意识与心理健康,以便让学生逐渐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主动承担起整合智育、德育教育的时代责任,全面丰富学生的精神感悟,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本文将从利用英语知识渗透德育引导、利用教师关怀丰富德育影响、利用学生行为确定德育重点、利用家校合作完善德育改革四个角度来分析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德智共生教育来体现立德树人教学思想。
  关键词:初中英语;立德树人;德智共生;实施策略
  相对来说,初中生正处于矛盾生长期,虽然学生本身的身体发育情况逐渐趋于成年,但是内心却比较幼稚,经历也比较单纯,难以理性、客观判断是非对错,而且无法坚决抵制不良诱惑,,很可能会出现误入歧途的不良行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人生成长。为了规避不良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要主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客观分析初中生的成长问题,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促使学生实现全面进步。
  一、 利用英语知识渗透德育引导
  教材一直都是实施学科教育的基本知识载体,常规的初中英语教师会将英语教材作为传播英语知识的主要媒介,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但是,客观来讲,不少单元的知识主题都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入影响,便于学生实现德智共生。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知识来渗透德育引导,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感悟,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为了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新课改也以完善的课程资源观指出,要全面开发乡土资源,构建校本课程。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也可根据德育教育需求开发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以便切实丰富学生的精神感悟。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关注图书资源,因为优质的文章、图书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反映着人类智慧,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全面完善德育教育效益。
  就如在“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单元教学中,笔者就围绕本课主题整理了一些语言材料,比如空气污染、植被退化、动物濒临灭绝、垃圾遍天飞等等,借此创设了语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同时,为了深化学生的主题印象,笔者还展现了《流浪地球》中关于人类生存的视频画面,切实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学生便会严肃思考生态环境问题。接着,笔者就鼓励学生就“Our environment”这个主题展开英语对话,希望学生可以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态问题的态度是十分敷衍、冷漠的,认为生态问题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毫无关联。对此,笔者整理了近一个月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展现了雾霾、沙尘等天气情况,让学生意识到生态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之外。接着,笔者就批评了部分学生随意乱丢垃圾、随意践踏花草树木、不关紧水龙头等破坏环境的行为问题,深深引起了学生的自责与反省意识。接着,笔者就告诉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也只有保护了生态环境,人类才能解决生存、发展问题,希望学生可以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投身于保护生态事业之中。
  二、 利用教师关怀丰富德育影响
  已经有研究证明,教师是在学校教育期间对学生影响最为直接、深远的群体。试想一下,如果初中英语教师为人高尚,严于律己,高度自觉,且十分亲和,能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那么学生势必会在教师的柔性攻势下被感化,自觉效仿教师的优良品行,也愿意在成长道路上遵从教师所提出的正确建议。但是,如果初中英语教师为人粗鲁、素质低下,时常以教师之威去打压学生、约束学生,那么不仅无法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还会引来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开始对抗老师。因此,在构建德智共生的英语课堂时,初中英语教师要以优良的教师关怀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借此突出人文思想,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内化德育主题。由此,初中生便可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笔者除了会关心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之外,也十分关心学生本身的成长问题,十分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就如在一次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本班有一个学生便表现得十分消极。一开始,笔者以为这个学生是因为自己在考试中发挥不好而变得心不在焉,但是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才得知,原来学生是因为近期沉迷于网络交友,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知心人而无心学习,并没有关心自己的成绩。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重视,所以笔者耐心询问学生为何会过于依赖网络交友。原来,这个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腼腆,在班级中并不起眼,也没有要好的朋友。但是,在网上,学生却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毫无顾忌地分享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新鲜、充满活力的交友方式让学生沉浸其中,渐渐无法面对现实。于是,笔者就讲述了自己平日在观察学生时所得出的结论,肯定了学生的文艺表演才能,让学生大为惊讶。同时,笔者告诉学生,网络交友要慎重,也引用了一些因为网络交友而被骗的例子让学生产生了警醒意识。在征得学生同意之后,笔者查看了学生的网络聊天记录,发现对方确实可以帮助学生纾解心事,肯定自我,而且双方都遵守着明确的网络交友原则。于是,笔者告诉学生不可卸下防范之心,一旦对方提出了不正当要求,学生必须要强硬拒绝。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转移注意力,笔者还经常让这个学生表演才艺,帮助学生在班级中收获了一群好朋友,而这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脱离了网络,使其能够开心生活、幸福学习。
  三、 利用學生行为确定德育重点
  常规的初中德育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中心,整理了高尚的道德品质,脱离了学生现实,所以并不能促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难以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要吸取教训,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来确定具体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材施教,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思想感悟与心理健康。实际上,初中生本身就存在诸多品行问题,而这是由多个原因所造成的。比如,有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学生比较自私自我,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有的学生则十分蛮横无理,等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行为来确定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追本溯源、因材施教,既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共性德行问题,也要针对学生个人来确定“私人定制版”的德育辅导计划,从而全面改善德育教育质量。


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分析
台网联动背景下电视媒体与微信的新融合
和谐社会背景下新型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探究
小规模高校舆情工作特征及方法研究研究背景
以人为本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图书馆如何化解全民阅读背景下的阅读危机
汉译伊斯兰教典籍的背景及国内外关于王岱舆研究的情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现状、背景、展望
网络化背景下提高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
高校理工科背景下美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论“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大数据网络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及
限娱令背景下电视台娱乐节目创新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