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李宁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4期
摘要:教学任务仅仅是上课吗?这是个简单却又不好准确回答的问题。十年前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我来说,也许仅仅认为教学即是上课。但是现在对于在讲台耕耘十年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不免就有一些肤浅了。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洗礼和熏陶,我现在觉得绝不能仅仅把上好四十分钟的英语课就草草称之为教学,真正的教学是需要技巧和策略的。常规而言,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课前准备;第二是课堂教学;第三是反思总结。
关键词:英语;教学;策略
一、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即备课。所谓备课就是为上好一节优质课所做的一系列的充分准备工作。古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依我看来上课就是打仗。老师即是元帅,学生即是老师手中的士兵,首先,将领必须了解士兵,其次,将领应该知道如何灵活多样地调动组织士兵,再次,士兵能否充分领会将领的作战意图并把这种意图转化为实战,这几方面就成了影响一场战斗胜负的主要因素。那么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就必须要了解教学文本,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构成,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对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
(一) 备文本
一篇英语课文之所以能够登上英语教材课本,是经过无数专家推理论证的,自然有他的独特之处。一名教师要想出色地将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首先自己必须对这篇文本了如指掌,深谙文本的内容与内涵。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主要考的哪些语法知识,哪些是重点句型,哪些是固定搭配。这些细节知识点教师要想轻车熟路信手拈来地呈现给同学们,那么老实必须精读文本,甚至在必要的地方做上标志,以便讲解时引起注意,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同学们。
(二) 备教具
一名教师每个人都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教室就是我们施展才华展现艺术的舞台。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在登台之前必须对自己的衣着以及装扮进行精心的准备,因此才可以在舞台把自己的才华完美地呈现给观众。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自然不需要华丽的衣着与精心的打扮,但是我们在登台之前需要准备的是什么那?我们需要准备的是教学道具。一堂优秀的英语课,不能平平淡淡枯燥无趣,也不能花里胡哨太过华丽,枯燥了不能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太过华丽的装扮及道具容易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到道具本身上而脱离了知识点,这样也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课前准备教学道具,准备什么样的教学道具,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课前备教具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 备学情学况
学情如何考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英语教学中了解区域内外及城乡学生的构成比例的重要性。一个班级就是一個大家庭,班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些是本地的有些是外地的,有些是城镇的有些是农村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要考虑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本地的学生因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老师在上课时有时除了用普通话以外有可能还带出一半句方言,这样即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可是如果班上有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的话,老师就要忌用方言了,因为这些同学可能听不懂方言,从而造成这些域外同学不能完全听懂老师讲授内容,进而达不到教学目标,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关于城乡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在教学时就要考虑他们的生活习惯,民族信仰以及个体的不同接受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2. 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重要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同样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不能秉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灵活应变。
3. 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重要性。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性格不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灵魂。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要善于发现接受学生们的不同观念主张,不仅要求学生一成不变地按照教师的方法和节奏走,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有自己不同的创新。只有这种开放式课堂,才能集百家之所长,从而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课前准备即备课是上好一堂英语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
二、 课堂教学
一堂优质的英语课必须具备以下必要条件。
齐全的教学环节。所谓齐全的教学环节即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都需具备几个环节,基本包括以下内容:热身,导入,授新课及重难点解析,领读及小组练习,课堂作业训练巩固,课后反思。
(一) 热身
当“热身”这个词出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时,往往会引起歧义。有些人认为又不是什么体育比赛,简简单单的上一堂英语课还需要什么热身?其实有这种思想的人往往是教学的门外汉,课堂热身和体育赛事的热身虽然隔行隔山但是他们的作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中,上课之前同学们往往刚刚从课间的活动中走进教室,有些同学还在滋滋品味刚刚在课间看的漫画书,有些同学还在思索上一节数学课讲的一道奥数题,甚至还有些同学留恋在刚刚课间的游戏中不能自拔。那么这个时候如何使这些同学快速有效地从课前思维活动中马上转入英语课堂中来?课前热身就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利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引导同学们唱一首以前学过的英文歌曲,也可用英文与同学们进行问答练习。这样一下子就能把同学们的思维引入英语课堂中来,进而达到预订的教学效果。
(二) 导入
新课的呈现与教授是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以在英语课堂中这一环节所占时间应该是最长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些教师在上英语课时长驱直入直奔主题,把新知识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直接给学生呈现出来,然后机械填鸭式地让学生去读去背。这些老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的,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上课效率。殊不知这种老套填鸭式的教学,不但不能引起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效率也低下。语言学习不是简单的单词或句子片段式的独立学习,而应是连贯整体式的学习方式。所以老师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时,应该是和课本前后两课或者两个单元知识点之间有联系的连贯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能开发学生们潜在的思维逻辑能力,所以导入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