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三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徐晔华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96期
  摘 要:作为人生的分水岭,高三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高三学子是这个社会当中压力比较大的群体,既承受着家庭与学校的期待,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未来进入社会的焦虑。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实际上都背负着很沉重的心理压力应对生活。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引发了学生成绩方面的差异,其反应的就是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来说,学生普遍存在疲惫、忧郁、紧张和焦虑这样的心态,甚至部分学生因存在心理障碍容易做出许多暴力行为。为此本文将以当前高三生的心理状况为对象,分析现状,总结应对方法,希望能够改善这一情况。
  关键词: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对策
  一、 前言
  鲶鱼效应说的是如果在一个满载沙丁鱼的鱼缸内扔入一条鲶鱼,那么这些沙丁鱼为了躲避鲶鱼就会快速游动,在沙丁鱼快速游动下解决了其自身由于缺氧引发的窒息死亡问题。从这个效应我们能够看到的启示是压力往往还能够带来更大的生存活力。人和鱼一样,适度压力能够让人产生忧患意识与紧张感,在人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人们的思维将会更加敏锐,行动将会变得足够高效。高三学子在面对高考压力的同时,如果能够拥有适当压力自然可以帮助其成长,但如果压力过高则会影响到学生成长。
  二、 高三学子心理压力现状
  (一) 躯体焦虑
  因高考带给学生很大的成长压力、心理压力,所以高三学生几乎都有心理高原期现象。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即便和自己的朋友也保持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精神上的紧绷和压力往往会引起学生身体不适问题发生。许多学生甚至会出现生理问题比如食欲不振、睡不着觉、精神恍惚等等。一部分学生的解压方法是暴力,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解压方式是暴饮暴食。当然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带来的结果都是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比如头疼、肥胖症等等。很多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患病无法起身,于是在考试中得不到良好的成绩。这些学生在考试结束以后,往往能够在自我调节中,变得重新正常。
  (二) 考试焦虑
  考试是学生最大的敌人,考试同时也是学生无法逃避的事实。高三学生需要面对很多的考试,很多学校甚至每周都有各种小测验、小考试。不论是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所在的学校角度来看,学生都在承受巨大的考试压力。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给学生安排了很多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内容,许多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的大学,不惜熬夜陪学生熬夜学习奋战,将每一分每一秒全用在了备考。考试的本质和初衷是为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进而调整教学办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当前的考试环境却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的未来发展道路,虽然我国有进行多次教育改革,不过教育改革却并没有能够直接改变许多过去腐朽的思想。学生为了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许,为了不落后他人同样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考试上。很多高三生甚至出现了考试恐惧感、考试紧张压力。部分学生做梦都在做题,醒了以后也在做题。
  (三) 学习压力
  紧张的学习是所有高三学子必须面对的问题。高三阶段的学习压力会让学生头脑时刻紧张,学生为了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脑细胞时刻处于活跃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为脑细胞过于疲劳感到全身疲惫。学生的精神压力太过巨大,神经绷的非常紧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部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因为压力巨大夜间辗转反侧睡不着觉。这些学生因为有许多的精神压力,甚至有出现疑神疑鬼,精神洁癖的问题。学生太过钻进牛角尖,,将全部的精神和身心放在了某些不重要的部分、不重要的内容,浪费许多时间,学生甚至会渐渐失去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成绩迟迟得不到提高,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四) 精神不振
  许多高中生在步入高三阶段以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情绪方面的波动。因为高三开始不论是学生的家长还是学生的老师,甚至是亲属、学校领导时不时都会跟学生说:自己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可别辜负我的期待;你父母为了你早起晚归。在各种负面情绪的灌输下,学生往往承受着非常巨大的压力,即便很多原本十分活泼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失去活力。学生不再主动和周围同学互动,更不愿意和家长、老师谈心。学生缺少自信,充满了忧愁和焦虑。甚至有部分学生和周围的朋友渐行渐远,在巨大的压力下用暴力行为发泄自身的负面情绪。学生忧心忡忡无法集中自己的精神和注意力,精神十分恍惚。
  三、 高三学生心理压力成因
  (一) 期望过高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部分学生的能力有限、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没有扎实的根基,这些学生往往需要付出相较于他人数倍的努力才能够跟上他人进度,取得一定的成绩。这种背景使得这部分学生承受巨大的压力。周围有太多需要竞争、攀比的对象,其他优秀的同学甚至表面上几乎不学习却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非常不错的成绩。这些学生知识水平扎实、能力十分优秀让许多能力不够优秀的学生渐渐产生了心理暗示和消極想法,认为自己也能够向他人一样出色和突出,要超过他人。由于给自己定了太高的学习目标,所以这些学生的紧张程度越发严重。但由于迟迟达不到目标,这些学生的压力开始显现,表现出力不从心、自信心缺失、迷失自我、没有做事底气的情况。长期欠缺成就感的支持,学生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部分学生陷入了自卑。
  (二) 家庭压力过度
  因为当下的社会环境十分激烈,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不落后他人,往往会给自己的孩子制订非常遥远的目标。当然也不乏一些家长因为自己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于是将这种压力转移施加给自己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说:父母为了你早起晚归,就为了让你能够上好学校,将来能够报答父母。学生看到父母的言语相逼和苦口相劝就会产生各种压力。部分家长平时表现的过于关心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的学生家长租房陪读,辞职在家陪考,担任孩子的保姆。事实上没有孩子看不到自己父母的付出,所有的孩子都明白自己的父母会无条件,付出所有为自己创造最佳的学习、成长环境。如果自己的成绩无法满足自己父母的期许,孩子内心就会产生愧疚感,这种愧疚感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枷锁,带给孩子巨大压力。


对心理利己主义的批判
医学生看医患关系
关于高校自主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浅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在其中职教育中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新英语教师如何面对初一年级“零基础”学生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初探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和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