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富强 周英杰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96期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为了做好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互联网+教育”的新教学模式的推广,我们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研,了解信息化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师与学生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出改进方案与措施,以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信息化建设
  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 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 主要任务
  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二、 我校信息化建设及使用现状
  (一) 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1. 校园网络的建设
  我校于2007年异地重建完成,完全按照高中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建设,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七个学习领域以及礼堂、食堂、公寓等师生生活设施。学校建设了庞大的网络系统,使各领域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信息共享的数字化校园,为师生共享课程资源提供条件,为师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便利,为学生自主化、多元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学校核心交换设备是支持万兆设备的千兆设备,所有网络设备双链路连接到网络上,稳定性很高,整个网络共划分10个VLAN,千余个信息点,做到了“室室通”。骨干采用千兆互联,百兆到桌面,并与万维网和教育城域网相连,做到信息共享。
  目前我校已逐步完成网络线路和设备的升级改造,包括七个领域配线间及中心机房的线路改造,保证学校网络的高速运行和信息交流通道的畅通。下一步学校计划进一步加强无线网络的建设,力争使无线网络覆盖所有教学区,在新高考选课制度实行之时,保证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可以登录智慧校园系统,进行班级及学生管理、信息发布与查看、选课查课等等。
  2. 各类功能教室的建设
  我校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技术领域,该领域有计算机网络教室6间、演播厅1间、网络中心机房1间、通用技术教室5间,已建设“班班通”110套,包括多媒体黑板,电脑主机,实物投影等,每位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做到了教师的人手一终端。并在校园内配置了多个无线网络发射器,为将来的选课制度提供了硬件基础。
  学校有可供教师公开课、录课使用的精品教室6间,其中有2间录播教室能够实现高清晰、多角度录制、特写镜头录制、教师自动追踪、屏幕录制、现场直播等多种功能,教师上课的同时除了录像外还能将视频通过网络传送到其他终端,不能到现场听课的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观看,提高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性。录播教室的使用为教师制作录像课、微课等提供了便利,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硬件保障。
  3. 阅卷管理平台的使用
  阅卷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网上阅卷功能,改变了传统的阅卷方式,保证了阅卷工作的高效、公正和准确。网上阅卷统计分析数据直接发布在服务器上,避免了人工阅卷逐级上报汇总的麻烦,真正实现了成绩数据的资源共享,满足了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要求,是学校数字化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 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情况
  1. 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之间通过“对话”的形式“匹配”成一個“平衡”的教学系统的过程。我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包括名校名师的精品课、名师论坛、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等的共享。通过内部资源开发与外部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我校为学科教师购买了组卷网、学科网等网站的使用权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同时发动教师共享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园网站,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学校各部门各学科都会定期上传本部门、本学科的相关动态及教学资料,科研室每月统计上传情况,鼓励资源共享。
  2. 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的情况
  目前我校85个行政班级均配备班班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触屏电视实时点播课件、影片、上INTERNET及教育云平台搜寻资料,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极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校鼓励和倡导教师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定期开展班班通设备使用培训,教导处还专门组织50周岁以下教师进行班班通设备使用的考核测试,要求50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会用,鼓励50岁以上教师适当使用,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三、 我校信息化建设及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 教学者教学观念问题
  目前,我校数字化资源已经比较齐备,但是实际的使用率不高,有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并不能够很好地将数字化资源与教学有机融合,并没有真正接受新课程理念,授课时依然采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以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在信息时代,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在同等的条件下获取信息,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授课不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需要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相关设备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的探讨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试述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档案管理流程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危机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浅谈《紫式部日记》及其女性美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