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进化思想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与思考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陆晓文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摘 要:通过了解进化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进化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渗透,引发对生物进化教学的思考,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进化思想;生物教学;渗透;思考
  
  1859年达尔文提出的进化理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进化论已发展为生物科学的核心理论。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通过进化论得到了统一的解释,进化思想也同时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一、 进化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一) 达尔文之前进化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生命的发生发展一直有着不同的观点,除去无法考证的神话传说,生物进化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早期。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无”即代表事物变化的思想,是关于生物进化天才的猜想。希腊智者阿纳克西曼德提出“生命是从由海中软泥诞生,原始水生生物经过蜕变而成为陆地生物”。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存在之链”,认为生物的发展是按照“自然阶梯”来进行的,这一阶梯暗示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的视野充满“神创论”和“不变论”,但最早的不成体系的进化思想萌芽就隐约渗透着理性的哲学思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在《自然史》一书中,明确提出“物种是可变的,动物都来自于同一祖先”。受布丰等科学家的影响,1809年,拉马克发表了著作《动物学哲学》,认为“生物适应性的特点是其为了适应相应的环境,以及获得性遗传的存在所造成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持续进化的原因,比达尔文早50年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轮廓。
  (二) 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对于生命的存在和演化的解释,上述的思想几乎都是一些零散难以被普遍接受的想法。1859年达尔文通过系统的野外考察和对家养生物详细的观察,通过大量的实例,在拉马克、马尔萨斯等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物种是可变的,自然选择促进生物的进化。很好的解释了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无法科学的解释生物进化的具体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 自然选择和经典遗传学的结合——综合进化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化学说也不断发展。杜布赞斯基的著作《遗传学与物种起源》(1937),综合应用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学说》、摩尔根的《基因论》等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及哈迪-温伯格的群体遗传理论,认识到基因在种群内变化的原理及规律,揭示了自然选择的内在作用机制,形成了现代综合进化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对进化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又提出了“中性突变飘移学说”及“间断平衡理论”,对生物进化理论不断的进行补充和发展,至今对生物进化的研究仍没有结束。
  二、 进化思想在中学生物课本中的渗透(以人教版为例)
  纵观现行各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不仅有专门的章节表述(如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除此之外,整个教材不论在内容的编排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折射出进化的思想。
  (一) 进化思想在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渗透
  1. 生命系统层次进化思想的渗透
  地球上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和生机勃勃的生物圈。(必修一教材P6页)
  2. 细胞组成成分进化思想的渗透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了什么?(必修一教材P19练习)
  3. 细胞结构进化思想的渗透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其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的进行。这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必修一教材P55页)
  4. 细胞代谢进化思想的渗透
  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这是否也说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对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有什么启示?(必修一教材P90页练习二拓展题)
  (二) 进化思想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渗透
  1. 生命的起源的思考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上述的密码子表。根据这一事实,你能想到什么?你认为密码子的简并性对生物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必修二教材P65页思考与讨论)
  
  2. 进化原材料的思考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途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必修二教材P82页)
  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必修二教材P83页)
  (三) 进化思想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渗透
  1. 原始生命的诞生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必修三教材P4页)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从群落演替可以看出,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这些都说明生物群落和無机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必修三教材P89页)
  3. 热泉生态系统的启发
  人们不断的在深海中发现这样的热泉生态系统,有些科学家认为热泉口的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研究热泉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必修三教材P116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在内容编排和知识结构上都始终贯穿着“生物进化”这一生物学科大一统理论。


中学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学图书馆未成年用户教育研究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浅析中学德育教育问题
开启中学生数学思维之门
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
谈民族地区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策略
中学体操教学之我见
“兴趣教学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论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