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议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预防机制建设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张妍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4期
  摘 要:预防是将体育伤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最有效的措施,成为确保体育课安全实施的重要保障,要确保安全就必须从科学合理的“预防”开始。由于国内关于学校伤害事故的立法还是空白,因此必须以校本制度性建设为基础,力求构建较为有效的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机制,才能真正有效防止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频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环境。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机制
  
  体育课是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门必修课程,但由于体育课主要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形式,而且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群体性、对抗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而这些伤害事故的发生,给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也对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许多困扰。因此,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会能够进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体育教师的防范意识和教学能力,适当改善体育器材的保障条件等之外,建立预防和减少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預防机制,形成制度性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度保障不但可以强化学校的管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还能让学生在意识上强化尊重生命、追求健康的安全体育意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导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忽视制度建设方面,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体育课管理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依据,管理人员、体育课教师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因此,学校要从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同时,必须建立起切实可行的预防机制,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要通过对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反思与总结,从预防性和保障性要素着手,构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机制,确保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创造安全体育的良好环境。
  一、 问题的提出
  所谓“预防”就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体育活动预防是将体育伤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最有效的措施,成为确保体育课安全实施的重要保障,要确保安全就必须从科学合理的“预防”开始。
  从目前有关“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概念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对于此概念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教育行政部门认识较为混乱,对学校事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统一界定。2002年6月25日,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伤害事故有如下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虽未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作出明确界定,但其中“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涵盖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概念。
  为此,我们认为对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概念应该作出如下定义,即:所谓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是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中,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等,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体育馆和其他体育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对于“体育伤害事故”做出明确的界定,才有利于学校管理、体育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机制的建立。
  二、 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国内有关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事故类型、事故产生的原因,减少伤害事故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研究明显处于一种对外部特征的描述,,这是明显不够的。另外,我国理论界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还集中在事故发生后,如何恰当处理的问题上。这些研究着眼于发生事故后的合理解决,但对事故的产生无济于事。由于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特定的因素和规律,预防才是减少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策略。我们必须要从学生、教师的意识、心理方面,以及学校的理念、科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有效探索,扩展、充实体育课伤害事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校体育课的优质发展。
  国外对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研究的成果已经非常丰富,研究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层次,虽然国外研究在处理方法上各有千秋,但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都以法律法规为基础,这正是我们国内研究和国内课程建设所欠缺的。比如,俄罗斯的《生命安全基础》课程,日本的《日本学校安全法》以及《学校事故互助保险条例》等。由于国内关于学校伤害事故的立法还处于空白,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对我们的现实教育缺乏实用价值,但这也成为我们研究的本课题将以校本制度性建设为基础,力求构建较为有效的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机制。
  三、 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机制的内容
  预防机制强调预防性、前瞻性、强制性。从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因素以及事故发生的过程、处理等环节考量,主要应包括意识领域、课堂教学环节、场地器材管理环节、事故处理等四个方面的预防机制,从而构成完整而系统的预防体系,确保将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率最小化。
  (一) 意识领域的预防机制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受意识的支配。意识决定行为,麻痹大意、盲目乐观、侥幸心理都会使安全风险增大,强化安全意识是预防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关键。学校层面主要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制度约束和强制性管理。调查分析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心理因素和制度性缺失,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主要对意识观念和心理状况进行探究,制定能够引导、规范教师、学生意识的管理规范、责任制度。如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课安全责任制度、分级预防责任书等。其次,加大这些管理规范、责任制度的宣传,强化安全意识,力争从心理源头上得到防范。最后,实施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力度,确保管理规范、责任制度的真正落实到位。总体建立“宣传—管理—问责—处理”的意识领域的预防机制,筑牢“安全第一”的防线。


浅议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议现代企业的员工培训
论情景模拟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试析党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