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愉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陈素惠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4期
摘 要:采用愉悦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使学生想写,兴趣在小学生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机会,利用各种方法,最终实现乐写、能写、善写的愉悦作文教学目标。只要教师用心教学,潜心研究,就一定能在愉悦作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
关键词:愉悦作文;小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贯穿在整个语文的教学中。然而很多小学生总觉得作文课单调枯燥无味,兴趣更是无从谈起。如何引领学生顺利地越过这个门槛,愉悦作文是值得探究的课题。采用愉悦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使学生想写,兴趣在小学生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好的求知欲,就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其乐学作文。
一、 用游戏激发兴趣,以求愉悦写作
在愉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如我在上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我玩得真高兴》一习作中用拼句错位游戏导入,让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体验愉悦的感受。拼句错位游戏的规则主要是:在第一份纸条抽出时间,在第二份纸条上抽出地点,在第三份纸条上抽出人物,在第四份纸条上在干什么,然后将其拼成一句话。例如“下课后,小夏在厕所里跳拉丁舞”“清晨,小文在屋顶上游泳”“大年初一,小丽在大马路上洗澡”……拼一拼,读一读,学生的情绪一下就活跃起来,每个人都争着参与其中。此时让学生留心观察游戏中的人的言行举止,用一些好词好句说说自己玩游戏的内心体验。比如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手舞足蹈……这样让学习过程既轻松又愉快。紧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该如何纠正其中的错误,兴致高昂的同学们争当小老师,畅所欲言。最后再紧扣习作题目,让学生总结概括对这个游戏玩得真高兴的真实体验,通过口头语言引导学生说话,理清思路,感知写作的大致内容,最后再动笔将其写出来。
二、 带学生融入生活,挖掘真情实感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习作内容可选择,就必须让学生亲近生活,并用心感受,在生活的海洋中吸取充满阳光的作文素材。生活中有意义、有情趣的事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材料,如能在脑海中形成材料库,学生也就不会为“无米之炊”而搜肠刮肚了。学生作文,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家庭教育观念落后,见识少,阅读面窄,他们当中的多数学生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教师布置了作文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有得天獨厚的优势,农村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农村有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必须用心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融入生活,才能为解决学生“无米下锅”的困难。例如,在教完《桂林山水》一文后,学生领略了桂林的美丽风光,掌握了课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特色。根据教材要求,引领学生通过网络走入大自然,感受自然风光,掌握写作技巧。随后,我就带着学生游览了家乡弯弯曲曲一直奔向大海的小河,经过观察分析,学生了解了家乡小河的特点,游览结束后,学生们到课堂上整理观察材料。学生积极发言,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作文由100字的小文增到300多字,而且中心突出,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再如教完部编本第六册《荷花》一文,为了引导学生选择恰当事物,根据事物的特点说明一个道理,我就带着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花坛,让学生看看花的样子,同时想想你是要赞美花,还是要赞美绿叶。随后,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花美,有的说叶子美。这时再引导学生谈谈赞美绿叶,可以说明什么道理。面对翠绿的叶子,学生侃侃而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它可以赞美那些不为名、不为利辛勤工作的人。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漫无目的,东拼西凑,而是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
三、 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树立写作信心
教师应该在学生中搞好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学生的作文状况。对于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予以一定的提示指导,如怎样开头,重点部分写哪些内容,要求学生把语句写清楚,写通顺,力争不出现语病。或者,可链接一些经典的优美句子和片段供他们参考、模仿。对于表达水平较高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大胆运用课内外接触到的语言,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优美、写生动。教师布置完作文后,必须及时了解学生写作情况,勤看勤说勤指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表扬,当场宣读。对学生的佳作,要积极热情地向全班,甚至全校同学、学生家长推荐,通过传阅,扩大阅读面,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举措,使大部分学生受到了鼓舞,不管是好的片段,好的情节,一个场面,一种修辞法,某个开头、结尾都要加以肯定,读给全班学生听,从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学生内在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来挖掘学生潜在的写作能力。例如,写第六册部编本第六册第二单元看图写话作文《放风筝》时,在学生选择材料、写作的过程中,我就向学生公开声明:这次作文谁有困难或有疑问请和老师交换意见。对于几个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讲解,如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放风筝的过程,详略得当,要紧抓放风筝时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等等。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过去作文只是应付过关的一位学生,在这次作文中写了一段较为生动的语言,当即在同学面前读了他的作文,并向学生讲清他写的好在什么地方,这位学生听后很激动,此后他很爱写作文,一次比一次认真,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 结合演、看、说、写训练,提升写作乐趣
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说是写的基础,为了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作文时,可借助出声的表演模式进行训练。借助表演,让作文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借助观察,让作文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借助口头言语的帮助,让表达语句更加鲜明形象。因此,教学中我尝试结合演、看、说、写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有一次课外活动,我无意中看到一位学生学抖音小鸭子走路的样子,我就提议让学生现场学鸭子走路,让大家注意观察,并且评一评、说一说谁的表演形象生动。结果有的同学不光演,还用准确语言表达动作的要领“身子稍稍往前,收腹,翘臀,,脚绷直,往后踢”惹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表演后大家写下了这个别开生面的场景,当场读给大家听。很多同学都觉得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些顽皮的男同学,更是满心欢喜,当时玩得很开心。下课前,我做了简单的总结,要求下课后用半小时的时间把这节课活动的情况写下来,隔天课外活动时间要搞一次作文竞赛。布置完后,有的学生连教室都没出,马上动笔就写,恐怕过一会儿就忘了,写不出那热烈的场面。最后评出两篇《可爱的小鸭子》为一等好作文。可见,结合演、看、说、写的训练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参与快乐活动,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