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池金兴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0期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从核心素养视野下落实新课改需求,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生活与法治观念。基于此,下文就以核心素养视野为基础,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角度出发,对如何完善复习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复习策略
  一、 提高目标,提升复习的针对性
  道德与法治中考考试内容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复习是落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果,巩固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学科科学认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复习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积极探索把学科能力考查与思想道德渗透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科学命制试题来实现考查考生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把握好重点和中心,准确地指导学生复习,以发挥复习的巩固性,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 夯实基础,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复习是一个归纳、总结和应用的过程,是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了解与实践的过程,在以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下,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复习,要更具有方法性、规律性,除了要落实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外,还需要加强科学引导,提升学生的道德法律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让学生在学科素养下增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实现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政治学科的四大任务:“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可以看做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应该怎么看”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精心设置这样的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1. 立足课堂,打造高效。合理的规划课堂时间,把握好每一个复习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设多样化的课堂复习形式,如:小组讨论、男女生比赛等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积累和记忆,并且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学会理解记忆,打破传统复习的局限性,使复习更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
  知识积累,注重辨析。在复习中注重辨析,让学生以理解为基础,对知识系统进行构建和内化,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性,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规划判断能力及学习综合素养。
  三、 灵活推进,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一) 学生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能力、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意识的一个推进与转变,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与自身的引导性,灵活推进,使复习能落到实处,以全面提升复习的时效性。1. 采用地毯式复习法。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概念有一个全方位、整体性的认识和学习,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使学生在后续的复习和学习环节更好地抓住学习内容,灵活运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2.
  采取板块复习法。围绕一个主题有效地展开复习,拓展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更好地规划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全面提升学科能力与水平,从而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如:(1)重点知识板块复习。帮助学生突破重点与难点,巩固学生知识网络,例如对《公民基本权利》板块的复习,可以让同学观看选举视频,了解选举的一个基本过程,让学生通过视听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选举权需要的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作为公民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以及公共参与意识。(2)时事专题复习。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身边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从时局热点出发,让学生将所听、所闻、所感应用于学习中,并能够结合自身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例如:2017年7月3日至8日举行的G20峰会,引导学生全面关注与了解时事动态,从G20峰会的主题、内容出发,让学生探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树立学生全球意识和国家观点,培养学生发展性观念和前瞻性眼光,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弘扬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 采取模拟训练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性的加以考核与检验,让学生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不断地训练中强化应试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四、 注重方法指导,提升复习的实践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正确观念的树立、良好品格的形成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复习指导教学中,要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性与学科教学优势,遵循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以外,能够熟练地运用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强化知识的综合性联系特别是横向整合。这包括:①同一知识的内部整合;②同一学科不同知识之间的整合;③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尤其是同一知识内部的整合,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在复习中教师要克服过多地纵向延伸,不能过深、过细、过难地讲授知识,深入核心素养思想下的客观要求,摆脱应试教育下的刻板与机械,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真正突出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良好观念的教育以及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引导,实现学生健康、健全、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也要强化要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和学生联系紧密的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活学活用。
  五、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教学要遵循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复习时间、复习方案、复习指导手段与方法等,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实践性,使学科教学能够真正体现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科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68.
  作者简介:
  池金兴,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英、日、朝四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探析
文化发生学视野下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构成
谈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
儒家伦理视野下的“亲亲相隐”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关于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高职院校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研究
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核心概念词“礼”的英译解析
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研究
用档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