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析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张玉成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67期
  摘要: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恰当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本文主要通过古诗《小池》来深入剖析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主要通过生活展现情景,图画再现情景,表演体会情景等三种方法来分析课文,寓教于学。情景教学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课堂氛围
  语文在21世纪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文本和谐发展,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生动形象的情景为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达到寓教于学,教学统一的目标。
  一、 情景教学法理论基础
  情景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创造设计出与之相符或相近的现实场景,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如临其境,培养学生情感取向,思维启迪,发展想象力以及开发智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
  情绪心理学相关学者认为:个人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个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是减力的效能,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和瓦解作用。在此基础上,情景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做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创设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情平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与深入进行。
  (二) 认识的直观原理
  从方法论看,情景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这个世界是通过形象深入到儿童的意识中。情景教学创设的情景,是教师人为创设的有意识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客观环境,在语言以及行为的支配下,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增强其心理认知,促进其情感活动的学习,调动主观能动性。
  (三) 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体现了事物的同一性,是情景教学的基础。情景教学中所创设的形象要以教学所需以及儿童的知识经验相一致,使学生大脑的相似块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相似性思维能力。
  (四)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统一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辩证统一地发挥作用。在教学这种特定的情景中,教学内容与师生情感变化交相辉映,共同作用于教学活动质量。
  二、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应用
  小学生年龄小,具有注意力不稳定且不持久,以无意识记忆,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记忆为主等特点,根据李吉林先生创建的情景教学方法,以小学古诗《小池》为例,浅析其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以及对小学生感知记忆以及思维特点的影响。
  (一) 生活展现情景
  生活展现情景的创设是希望教师能够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取出某一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辅以教师的语言描绘,展现在学生面前。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小池》描绘的是诗人杨万里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小荷以及蜻蜓的描写,带给我们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质朴,自然却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生动画面。初夏之际,教师将学生领进大自然中,观察池塘里的初荷,观察刚冒新芽的嫩柳以及立于小荷之上的蜻蜓。辅以教师语言的补充,构建起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之处对自然的热爱并赋予学生旺盛的生命力。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故事中意境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经验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 图画再现情景
  图画是展现形象的主要手段,教师利用图画可以生动地再现课文的情景,将课文中的形象具体化。针对《小池》一诗,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板报以及多媒体的形式,将泉水,柳树,小荷以及蜻蜓所构成的生动画面描绘出来。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描述生动和谐的小荷风物图,表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亲密和谐,使学生看图的时候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同时,教师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利用曾经学过的古诗案例举一反三,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知识,启迪智慧。
  (三) 表演体会情景
  情景教学中的表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角色,一种是扮演角色。在古诗《小池》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选择景物形象:泉水,柳树,小荷,蜻蜓等。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将自己与文中的形象相对应,那么课本中的角色就不单单是孤立的,没有灵魂的,而是与实际相结合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同时由于角色是由自己认识的同学扮演的,所以学生对文中的角色会产生亲近感,加深内心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
  三、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能够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在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的状态下获取知识;情景教学不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还能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学,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并优化教学方案。笔者以《小池》为例,具体地剖析了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望给新课改路上的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国龙.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4):68-69.
  [2]栾淑玲.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33.
  [3]赵磊.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65.
  [4]缪建锋,周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8(11):51-52.
  作者简介:
  张玉成,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前岗乡鲍家中心小学。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难点与建议
浅析医院女工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积极安乐死之合法化浅析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浅析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对私营企业提升组织的学习力浅析
浅析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德因素
交流型寝室桌椅研究与开发浅析
浅析我国目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
浅析邓小平实践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生态艺术与学前教育浅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