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佛教界的振兴与新思潮运动探微
作者:高豪哲 字数:3098 点击:
摘 要:清末民初的佛教,已经到了非常衰落的地步,理论创新不出,人才不济,整个僧团缺少朝气,观念保守。面对中外政局之苦迫,国内思潮之杂乱此种种困局,各方人士积极奔走呼吁,各显神通,以期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晚清以降至于民国,佛教面对的是内外交困之境,进而激发了佛教界的振兴与新思潮运动。
关键词:民国;佛教;复兴
晚清已迄民国世事巨变、国运沉浮,这些剧烈的社会变动深深地触动了佛教界。佛教做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信仰之一,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时竟晦暗不明。在此背景下,震醒了犹是一片迷茫的佛教界,,僧俗二众在或主动或被动的应对中采取种种的策略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汉地佛教,客观上促进了佛教在近代的发展与转型.
1 内外交困的时代特征
面对中外政局之苦迫,国内思潮之杂乱此种种困局,各方人士积极奔走呼吁,各显神通,以期能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晚清以降至于民国,佛教面对的是内外交困之境。
1.1 佛教自身的困局
清末民初的佛教,已经到了非常衰落的地步,理论创新不出,人才不济,整个僧团缺少朝气,观念保守,被人们形容成为“死人”服务的宗教和用来驱“鬼”的宗教。小栗栖香顶指出,当时的中国佛教界已经纪律松懈、贪图利益和佛理不通。在当时佛教界内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佛教教理的坠坏
清末民初的佛教,因积弊太深,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当时的佛教界无论是典藉整理、翻译注释,或是教史撰写、辞书编纂、教义研究等,都法久生蔽,窳滥衰败。这中国佛教到了明清一代时已经缺少了义学的气象,学术佛教不复再存。佛教所秉持的义学最后理乖趣谬,不足以应人智之要求,轨范人事。佛教理论已不能应对当时的种种变化,如来藏之心被遮蔽,菩萨乘之义之被废弃,佛道几乎熄灭。佛教衰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佛教僧徒的流品愈降愈滥
在佛制佛事佛徒上表现为“试经之例停,传禁止弛,渐致释氏之徒不学无术,安于固陋”佛教日益呈枯萎凋零之象,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就导致佛法不张于世,佛教徒流品越来越低劣,很多就不过问社会上的一切,亦不愿与社会相往来。最后竟流于神秘化、神鬼化。在这样的条件和大势下,佛教徒只能一步步走向堕落,成为社会所鄙夷的对象。
3.佛教“丛林制度”的变质
“我们认为佛教,不是没有良好的制度,只是缺执行制度的人。”无论是僧伽制度,或是丛林制度,都是佛教完善的制度。只是时代变迁,丛林制度变了质,寺院几成乱世流民驻足之所和老僧逃禅颐养天年之处。晚清佛教界山头林立,昔日的选佛场,今日成为野狐禅。佛教财产本应为十方僧众公有,却为少数住持独霸占为己有。佛教界又形成剃度派、法派继承遗产的私有私占的恶习。
4.佛教内部的保守与积极派之争
清末民初, 佛教界分为保守派和激进派, 两派都是佛教界泰斗。激进派最初是以仁山法师为代表, 后来代表人物是太虚法师 。保守派最初是以印光法师为代表, 以后才有圆瑛法师这样一个保守派浪尖上的人物 。激进派主张人间佛教、主张创立佛学院 。由此新旧派系之争, 愈演愈烈并且导致佛教内部的裂痕和相互仇视。更是酿成了种种悲剧事件。例如圆瑛法师与太虚大师从盟兄弟因为新旧之争最后竟至裂痕。
1.2 佛教面临的外部困境
佛教内部的不团结导致佛教界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应对当时的种种内外困局。佛教所面临的外部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晚清到民国,政府对佛教态度的转变
有清一朝,政府大力扶持藏传佛教而对汉地佛教多是放任自生自养的态度,这就造成了汉地佛教的僧制混乱和僧众的良莠不齐。汉地佛教一步步走向衰微。晚清以来事变繁剧,思潮复杂,政府疲于应对内外之事,更是无力关心和规范佛教。无论清政府、抑或民国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都一改以往的朝廷对佛教相对支持的政策与态度,采取了一种不顾甚至牺牲佛教利益去挽救危机的策略。例如晚清直至民国风潮迭起的著名的庙产兴学运动,揭示了政府对佛教态度的转变。
2. 基层民众对佛教态度的转变
清末民初的佛教,已经到了非常衰落的地步,理论创新不出,人才不济,整个僧团缺少朝气,观念保守,被人们形容成为“死人”服务的宗教和用来驱“鬼”的宗教。就民间社会而言,普通民众对清代以来佛教的不好观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成了佛教存在发展的致命伤。而在外国入侵、政府腐败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民众这一社会心理基础受到西方科学、思想宗教的很大冲击,相应的对佛教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当宗教的神圣感被剥离以后,宗教作为一种实体在社会上继续生存便会举步维艰。
3. 中国知识分子对宗教的批判
“西学东渐”的情况下,民国时期北方开始实行新文化运动,当时以陈独秀为中心的“新青年”一派,对儒教地位痛烈的攻击。这种波及全国,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在对儒家文化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佛教也受其影响受到批判和反对。在此国际思潮蓬勃的时期,全国民心思想,都渴望在变。尤以社会青年学生,因受陈独秀、李大钊等思想的影响,更是背弃传统文化,于是互偏标榜,竞从学习西方各种思想,挺传统文化于大道,宝科学民主为奇珍,佛教正陷入走头无路、极复杂、极危险中。
4. 近代世界宗教思潮的影响
(1)西方基督教传播的冲击
基督教挟近代化西方文明扩张之势,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口号在晚清以至民国在大陆广泛传播。佛教在这一个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国土中,被步步紧逼,逐渐消灭。传教士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教会空间的功能的扩展,不仅是敬拜上帝的地方,还兼具各种交谊、教育、医疗、慈善和服务等功能,在此种情况下,教会就能够传布其更宽广的宗教信仰。西方近现代的宗教组织形式是当时衰败的佛教根本无力抵抗的,而佛教界内部的不团结更是加剧了这种危机。
(2)日本佛教的反向运动
由于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梳理日本明治维新何以能够成功,一个蕞尔小国何以打败泱泱中华帝国的时候,发现了佛教在其中的贡献。民国时期的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虚也曾说过:“日本勃兴,实佛教为原动力。”
究其原因是由于日本当时的强大以及对日本佛教片面的解读,对日本佛教产生了艳羡之心于是他们透过强大起来的日本看日本的佛教,错以为日本的佛教促成了一个崭新的日本。特别是日本佛教的教育制度、慈善制度等更是被中国宗教界人士照搬过来。
2 求索与振兴
由于受困与内外危机之局面,佛教四众弟子纷纷做出自己的应对之法。佛教徒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种种之变局,按他们自己的话讲,是“住持现代佛教,建立现代佛学,他导现代社会”。为此他们在行动上努力革新振兴佛教:改教制、组团体、辨佛徒、建学校,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思想上认真学习、研究西学新学,努力使佛学与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接轨,化解新思潮对佛学的冲突,减轻其对佛学生存的威胁。
在这“西学东渐”的大是大背景下,在与西学的交涉、交融过程中,佛教四众弟子奋力图强,对佛教教理“复古革新”,当时不仅有佛教界旧派对佛学的研究还有太虚新派的佛学研究再加上居士佛学研究相互映衬,造成了佛学研究蔚然成风,进入了兴盛时期。而成一法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耳目熏染,身体力行,使成一法师等对佛教既倾心其出世间法,又不忘救拔众生,影响至深且大。
参考文献
1.《大虚大师全书》18、19、26、31册,中兴佛教寄禅安和尚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4年。
2. 《现代佛教》第六卷,第1期。
3. 《杨仁山居士遗着》 ,金陵刻经处 1919年印行,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