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道德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作者:张敏敏 字数:3117  点击:

摘 要:《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经典哲学著作,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大量的文化负载词真实反映了历史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有利于传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本文从物质、社会、宗教、生态和语言文化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林语堂和亚瑟·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探讨文化负载词英译中的得与失。

关键词:《道德经》;文化负载词;林语堂;亚瑟·韦利

1 引言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经典哲学著作,是道家思想的源泉,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其思想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诗学,以及教育、经济、逻辑、宗教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愈加密切,迄今为止《道德经》的英译本不计其数,而其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越来越受到译者的关注。王佐良先生曾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也是不同的,因而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貌和民族特性。这一特定的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就是所谓的文化负载词。《道德经》中涵盖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在全球化背景下准确翻译《道德经》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比较林语堂和亚瑟·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进一步说明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道德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比

语言本就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中的文化负载词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典型体现。奈达将语言文化分为五大类: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和语言文化。下文将从这五个方面来比较林语堂和亚瑟·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一)物质文化负载词

物质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一个民族表示食物、服装、器具、物品等日常用品的词汇,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特点。

1.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林语堂:Tao is a hollow vessel. And its use is inexhaustible!

韦利:The Way is like an empty vessel. That yet may be drawn from. Without ever needing to be filled.

原文此句意为,道就像一个中空的容器,永远也装不满,发挥的作用无处不在。两位译者的译文都将原文意义大致体现出来。然而原句中“冲”在众多注本中假借的是“盅”字。“盅”本意指中间空虚的容器,引申义指虚空,暗指谦虚之意即虚而不满。老子此处直接借具体的形体来表达出抽象、深刻的哲理,即万物根源的道体是虚状之物,我们效仿它也应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因此这里的“虚”不是一无所有的“空”(empty)的意思,而是蕴含着创生的机理和结构。韦利将其译为“empty”,而“empty”在英语里隐含一无所有、没有东西的意思,这样就与老子的哲学立场大相径庭。林语堂所译的“hollow”指实物的“中空、虚空”,相对来讲比较符合原文本意。

(二)社会文化负载词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指承载一定社会习俗、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词汇或短语。

2.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林语堂:He who is aware of the Male, but keeps to the Female. … He who is conscious of the white (bright), but keeps to the black (dark).

韦利:He who knows the males, yet cleaves to what is female. …He who knows the white, yet cleaves to the black.

古汉语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迁,译者翻译时想要再现当时的含义,就必须深刻理解一些词语在古语中的意义。例句中的“雄”、“雌”并不仅指性别上的差异,更指“刚劲”、“柔弱”两种状态。此句林语堂和韦利都没有将原文的意思很好的表现出来。后面的“黑”、“白”亦如此,林语堂和韦利都翻译成“black”和“white”,林语堂在其后加了解释,把隐含意义表达了出来,而韦利的直译就让读者较难理解。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

宗教文化负载词是指承载着特定语言团体的特定宗教传统的词汇和短语。《道德经》含有一些典型的宗教文化负载词,例如“道”、“一、二、三”、“天”、“地”等。以“天”为例,林语堂和韦利大多将其译为“Heaven”。虽然“天”与“Heaven”都是宗教色彩较浓厚的词,然而老子对“天”的认识并不是普通理解的“天上或祖先的家”,而是已经上升到哲学的概念;英文里大写首字母的“Heaven”容易让人联想到超脱现世的造物主形象,以及灵魂、罪孽、来世等概念。这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信仰造成的文化差异。很多含有宗教文化的词汇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来解释,所以在翻译的同时适当加明注解会更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四)语言文化负载词

语言文化负载词是指特定团体具有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或其语言系统的音系、语法和形式等特征的表达。

4.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林语堂:Hold the Great Symbol and all the world follows. Follows without meeting harm. (And lives in) health, peace, commonwealth.

韦利:He who holding the Great From goes about his work in the empire. Can go about his, yet do no harm. All is peace, quietness and security.

英语和汉语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形合与意合的不同。英语中主语不能省略,而汉语追求意义的整合,不求逻辑的严密,主语是经常省略的,尤其是古代汉语中。上述原文例句就是主语省略的典型。原句意为只要统治者遵循大道的法则治理国家,天下的人民便都来归顺,不去侵害来归顺的人民,他们就能够安享太平、和乐的生活。林语堂按照汉语习惯省略主语进行的翻译,没有明确指明主语,让读者读来会产生歧义。韦利用第三人称“He”来作为这一句的共同主语,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动作有两个不同的主语,可能会导致对原文的误解。两种语言本身的不同特点使得两位译者在此处的翻译都有所欠缺。

3 总结

孙致礼曾指出,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本文从生态、物质、社会、宗教和语言文化五个方面对林语堂和亚瑟·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对比,发现译者在文化负载词翻译方面各有优缺。《道德经》作为汉语典籍,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在全球化趋势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巨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深入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使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得到更加传神达意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 大中华文库:老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 冯友兰,赵复三. 英汉对照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 蒋坚松. 古籍翻译中理解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11).


浅谈法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归化异化理论分析李清照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艺体特长生中文化素养培训思路
初中历史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探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