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培养学习力:做学生成长的助力者

作者:张旭旦 字数:3335  点击:

摘要:学习力培养关注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无疑能为学习者提供终身有效学习的能量。通过“课题引领,课程推进,课堂普及,课例积累”的有效机制,能够真正帮助师生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鼓励自主学习的毅力,掌握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师在助力学生成长新状态中,更多地看到学生,更多地成全学生。师生们在乐教与乐学中,共同感悟幸福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学习力;课程;课堂;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93-02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它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开展基于素养的教学,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学习力培养关注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无疑能为学习者提供终身有效学习的能量。学习力一般是指学习者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学习品性。学习力的内涵非常丰富,形成相当复杂,其结构要素是相互促进、整体提升的,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教育人文关怀的应然诉求。

1.课程引领成长,创设研究载体,唤醒“探究力”

课程,是师生生命绽放的重要载体。课程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地方。”学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课题引领、特长教师的优势,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对国家课程校本化与优化积极进行整合、探索,开设了棋类、跆拳道课程、英语口语课程、健康环境课程等,尤其是三四年级创艺课程,五年级机器人课程、六年级物联网课程,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道路上做深入的探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平台,以间题为趋动,促使学生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和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对话和互动激发教育主体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学习心理,使学生能“愿学、乐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在学校成功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机器人教学展评活动上,与会专家盛赞学校以课程开设、课堂普及为己任,扎实开展机器人教学实践的做法真正实现了“使所有学生普遍掌握关于机器人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一机器人教学理念,充分诊释了“科技创新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众多能力的使命”这一目标。

2.课堂重建行动,助推研究进程,加速“行动力”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学校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围绕“三主一核”(确立课堂主题、突出课堂主体、发挥课堂主动,落实核心素养)的总体思想,逐步引领教学发生蜕变,努力催生变革过程中各学科、各学段变革经验的自然生长,让教师体会到转型课堂的优越性,成为课题研究的直接受益者,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发展潜能所在。

备课由“教案”逐渐转向“学案”,突出“三关注”:关注学生学习,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发现和体验知识学习的新意义新价值,突出核心内容的设计: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学生学的关照与评价,让学习过程“看得见”,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或经验的过程;关注评价,重视分层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人人得到发展。设计了操作性较强的备课流程,并对备课的内容、形式、实施策略以及管理与评价作出详细的规定:优配时间,引导老师关注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所用时间,让课堂40分钟的教学时间达到最优化,砍掉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弱化次要环节,凸显重点环节,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思考、充分的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优化环节,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常规环节的基础上,增设了核心问题设计、预习任务、拓展延伸、课外巩固等环节,加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完善备课流程,从课前、课中、课外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来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

课堂由“教堂”逐渐转向“学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对原有效教学“四步导学法”基本教学范式,以学习力培养为落脚点,以智慧课堂实验为增长点,进行新一轮优化研究,设计打开“学程”、拓进“学深”、强化“学力”、激活“学趣”、裂变“学能”的改课策略,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评价,深化教学反思,从看得见的变化中逐步熟悉、运用教育本质规律,打破学科界限,推动各科教学改革。(1)教学目标设计精准;(2)核心问题引领,问题设计有张力;(3)学习活动设计丰富;(4)评价反思有推力。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营造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推手。

3.课例积累借鉴,丰富研究成果,提升“转化力”

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立足课堂,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建议,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是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重点。课题组通过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或遇到问题的课例行动研究,科学有效地组织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切实反思和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改善主体间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带领老师寻找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密码。

3.1 一课三磨课例研究

课题研究以“一课三磨”研究为龙头,带动常规课的研究。“一课三磨”研究集备课组智慧攻关教学设计这一重点问题,常规课鼓励个人探索彰显个性特色。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依托课例研究,构建富有伦理精神的学习力提升课堂教学”研究,成为了学校的经典教研模式。课题组合理界定一课三磨的正确含义,制定了“一课三磨”教研活动制度,明确“一课三磨”的流程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总结反思”的教学认知建构过程,实质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一课三磨”研究,关注与改进学生学习行为,切实反思和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是集体智慧、同伴互助的微格研究,解决了生长点和延伸点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学科素养的形成,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3.2 课题研究周案例研究

课题组认为,“课题研究需要典型案例的引领,更需要分享别人的成长经验。”在积累了前几个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学校邀请顾美云、张赛琴、倪晨瑾、赵国防等特级教师参与“乐学乐思乐创新”课题研究周活动。活动或经典案例研究或实践专家引领或与名师同课异构。在活动前,课题组制定周密的活动方案,布置研究任务。

课题组尝试在研究周活动中,让教师从一种新的视角、以研究者的眼光看待特级教师教学设训、教学行为,审视课程的实施状况:抓住特级教师在经典案例中展现的魅力所在,试图通过对其经典案例的设计、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规律性的特征,以获取智慧策略,并以他们成功的典范来引领课堂教学的广大实践者。

用团队的形式行走,会走得更远。在这些多样化的研究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执教者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摸索教法,努力把理念融于实践,其他人员也积极地参与做、听、评、思的过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经历课例研究过程,共同成长。

我们认为《教师伦理支撑下小学生学习力培养案例研究》通过“课题引领,课程推进,课堂普及,课例积累”的有效机制,能够真正帮助师生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模式环节和操作策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引导行为,并从课内的规范延伸到课外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地操作、比较、分析、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鼓励自主学习的毅力,掌握自主学习能力。

通向未来的路是找到的,更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条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我们愿永远行走在课题研究之路上,做学生成长的助力者,与学生共成长。


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高职英语课程在保定市对接京津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初探
浅谈焊接应力及变形控制的研究
浅谈历史文化人文意识在日语人才培养中的塑造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图书馆在高校学术生态系统构建中的影响力探讨
论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立卷归档的创新与优化
以微信为主的现代通讯对提升高校档案服务力的探讨
网络化背景下提高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
课堂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村官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试论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于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