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论形体训练的教学方法

作者:梁胜男 字数:2113  点击:

摘要:为了更好地完成形体训练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贯彻各种教学原则,还要采用多种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该文分析了在形体训练中的一些教学方法,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形体训练;教学方法;动作技能;教法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276-01

在形体训练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弄清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遵循认识论和人体机能活动规律。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分泛化、分化和建立动力定型三个阶段。

1.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教学方法

1.1 泛化阶段

形成运动技能的初期,主要生理特点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中容易广泛扩散,使不该收缩的肌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收缩,而应收缩的肌肉却不能适时收缩,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不协调、不准确、没有节奏、缺乏控制能力、容易出现多余动作,也容易疲劳。这个阶段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感性认识,粗略地掌握动作,教学方法则采用讲解、示范以及分解练习和诱导练习。

1.2 分化阶段

经过反复练习,正确动作得到强化,错误动作被得到逐渐纠正和克服”主要生理特点是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了发展,能够区分错误和正确动作,使该收缩的肌肉收缩,该放松的肌肉放松,而且在时间、强度和互相配合上也较合适,表现为能顺利地完成练习,运动技能逐渐准确、协调、连贯、优美,但所学动作尚不够稳定,遇到新的刺激,动作的协调性易受到破坏。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专研动作,深入分析动作的各个细节,强化准确动作抑制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教学方法则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有时还要做中重点示范,以及反复练习的方法。

1.3 建立动力定型阶段

就是在学习动作时,在分化阶段动力定型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练习,便进入动力定型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皮层运动区内兴奋和抑制过程勿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集中。运动技能更准确、协调、轻松优美,动作巩固不易消失,随着动作的不断熟练和巩固,可使动作逐渐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教学法则采用练习法,即组合成套练习,变换条件练习、重复练习。使运动技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

总之,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和阶段是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三个阶段的区别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着的。由于学生的基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掌握。

2.形体训练的教法特点

2.1 部位教学法

所谓部位教学法就是将人体按头部、上肢、躯干、下肢等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教学。

按部位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单个动作到联合动作,循序渐进的系统地教学,是使学生较快建立动作概念,养成准确身体姿态的有效教学方法。

头部。头部练习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颈部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目的在于神态的培养。头部动作是整个躯干动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位。

下肢。下肢练习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腿部的力度、立度、速度、稳度和开度等。它是整个动作的基础。在教学与训练中,进行臂与腿的练习时,先进行腿部动作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配以上肢动作练习,这样可以减少学习时间,使动作掌握更快。

上肢。上肢练习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肩、肘、腕关节的力量、灵活性和柔韧性,以培养美的表现力为目的。

躯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髋、腰、胸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胸、腰、髋好将会影响到整个动作的幅度、软度,特别是动作的协调性,使人看了有格外舒畅的感觉。它们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应有先后,它们的关系应是和谐一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上述四个部位的练习,不是绝对一成不变,而是在单一部位练习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动作适当加以其它部位动作的配合练习,但着重点应放在单一部位是。单一部位练习是一个短暂的过度阶段或是相互交错的过程,在各个部位有了一定基础时应及时过度到四个部位的联合练习。

2.2 观察法

是学生通过视觉感官直接感知动作的一种方法。主要采用动作示范、图示法及网络视频等教学手段。

示范是最好生动、逼真的直观教学方法。能给学生以直接的视觉形象,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对促进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表象,激发起她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示法是利用图片、动作照片等进行教学。图示法可弥补讲解、示范的不足,通过静止的图片观察,有助于学生对动作各个部位的身体姿态、动作的表现力、身体或器械运动状况的技术细节加深理解。

网络视频法是利用幻灯、录像、视频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形象化的直观教学。可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丰富专业知识、了解新的技术信息、增强学习的兴趣,加速其动作技术的掌握进程。

因此教学中应该在各单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组合与科学搭配,广泛采用综合教学法,以保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刁在箴.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创新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51-54.

相关推荐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响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模式
试论如何做好供电企业的照片档案管理
浅论数字博物馆与信息技术
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的选择
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
论《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不实新闻产生的原因
论新时期公路运输管理的创新发展
论新时期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措施
试论公文的起源与演变及规律初探
如何提高警务技能训练水平
简论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乌兰夫同志民族工作理论在锡察地区的践行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