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冷”与“热”
作者:王成吉 字数:2533 点击:
摘要:在一个班级集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件,班主任应该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对某些事情,应趁热打铁,及时解决;而对另一些事情,则应延缓时间,冷却降温后,再不失时机地予以处理:关键是看怎样做教育效果更好。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带着智慧、爱心、责任心来选择这两种工作方法,进而提高运用这两种方法的技巧。在这方面,班主任应处理好几种“冷”与“热”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冷与热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058-01
1.对待优生与后进生的“冷”与“热”
一个班集体中,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是优生和后进生。优生由于成绩好,在待人接物上,易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在学习上,易骄傲自满。对这类学生,传统做法是“泼泠水“。我认为,一味地“冷”刺激会使优生对班主任反感。如果他们只是偶尔一、两次成绩考得高、则应引导他们回顾过去,教育他们持之以恒地学习,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样既能打消优生的骄傲情绪,又能顾及他们的自尊心。与优生相反,后进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卑心理重,心灰意冷。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中有的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是父母离异,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发展中各种消极因素恶性膨胀的结果。由于后进生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们的白眼。他们往往在同学中抬不起头。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家庭、集体的温暖。实践证明,要转化后进生,只有使后进生动情。我们只有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上的污垢,只有消除了后进生对老师、家长、同学的对立情绪,才能开展转化工作。日常生活中,我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在学习上热情地给予指导,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帮助,有了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犯了错误进行耐心地教育,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的爱护与关心,使逐步改正错误和缺点。如果班主任还用“冷”的方法,则可能导致学生从此一蹶不振。班主任应以一颗火热的心,通过多渠道来焐热他,全方位深入了解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不断鼓励他、开导他。这样,后进生的底气足了,信心有了,进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处理突发事件的“冷”与“热”
勺子与锅铲放在一起,难免发生磕磕碰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时也会发生冲突,闹别扭,我们称之为突发事件,处理不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上,宜先“冷”后“热”。这里的“冷”不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是在事件发生后先冷处理,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冷静思考。这类学生往往只是头脑一时发热,冷静下来后,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学生想通后,班主任该“热”了。采用多种方法,或学生自己找原因,或集体讨论,或教师直接开导,使学生更深一层认识自己的错误及危害。最后,还应与学生共商解决办法,确保不留后遗症。
去年,我接了一班六年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个学生经常在最后一节逃课,有同学到我这里告状,我经过了解,发现他是跑去打台球了。于是,我就跑到台球摊头找他,站在他的背后。他发现我严肃地看着他,一言不发,便放下球棒,背起书包,闷声不响,低头回到了学校。一路上,我们两人都不说一句话。到校后,我把手一指,他便进教室去上课了。
以后,我也不提这事,下课也不找他。结果发现他连续几天似乎心事重重,后来他自己找到我。“老师,您什么时候批评我啊?”我说:“不必了,你现在不迟到,不旷课,又没有什么错误,批评什么?”他如释重负地笑了。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冷处理的巨大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有声进行,有时无声的静场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效。无声会产生一种沉默的压力,使学生会更多地去自我反省。在期待中产生的焦虑会使他们提防不再犯同类错误。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的错误时,如果想要取得效果,那么不妨试试无声的批评或惩罚,它会给你增添无声的效应。
3.培养班干部的“冷”与“热”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主心骨,他们的素质,情绪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分清“冷”与“热”。
低年级的班干部,有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培养班干部,有如教婴儿学走路。班主任起的是辅助和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包或抱。班主任如果充当“大管家”的角色,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则一定会挫伤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涉及开展具体班级工作时,宜“冷”。只提供设备、材料,不插手,不干涉,放手让班干部去干,让他们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主人翁意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班干部不能一昧地他们苦干,否则,给班干部的感觉就是干苦力。还应进行思想教育,素质培养,这方面班主任应“热”,应有计划分时段地进行思想品德、高尚情操教育,时事信息传递,班干部工作技巧讲授,班干部工作经验总结、交流等等。“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唯此,才得保证班干部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长久地团结在我们的身边。
4.处理朦胧情感上的“冷”与“热”
朦胧情感是介于纯友谊与早恋之间的一种情感。这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生理发展的结果,是心理发展的必由之路,处理不好,很容易滑向早恋的泥沼中,班主任应及时发现苗头,“冷”、“热”并施。
班主任一发现苗头,态度应“冷”,措施宜“热”。班主任本人不宜大惊小怪,如临大敌;对外不宜大肆渲染、在“冷”环境中“热”工作,尽可能淡化他们之间的情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调换学生的位置;鼓励他们多参加有益的活动,扩大他们的视野,发挥特长,协调家庭关系;增加学习的容量;这样,能收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学生才会心甘情愿把注意力收回到学习中来。
5.结语
“冷”与“热”是相对的,互相转化的,只有让学生看到你“冷”的里面藏着一颗火热的心,把你看成是一个铁壳热水壶——外冷内热时,你的工作才有可能越做越顺,也才有可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徐艳.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26-27.
[2]张丽.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