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作者:庄慧云 字数:2369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7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掌控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这是一种技能、观念、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学习数学。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巧选数学内容,培养学生数学数感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白的数学知识,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探讨生活中的数学,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人数学殿堂,让数感伴随学生同步成长。如学生空间知识能力的培养,我就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训练:(1)认识形体、建立形象;(2)面与距离的比较;(3)图形的分解和组合;(4)数立方体个数;(5)图形概括;(6)图形推理;(7)找出隐蔽图形;(8)图形组合的判断;(9)图形的展开和折叠:(10)图形的辨认;(1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形体。通过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由面刀体,由观察到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从而自觉认识和理解三维空间。

2.认识理解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细胞

学生认识数、理解数和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数的结构和表现形式、数量的换算、数的大小关系、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等方面来获得的。因此,对上述的有关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内化,使数学细胞生活在学生的肌体里。例如“21”和“12”为后者的“1”的数值比较大,而前者的“2”的数值比较大,这都是由于数所处的数位不同,而致使“位置值”不同。又如: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师生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如果规定“先加减后乘除”,那么对于本身的运算是“先乘除后加减”的题目,就要使用括号来改变其运算顺序。如“2+4×5”,因为在客观实际中,先乘除后加减的问题多一些,而先加减后乘除得问题少一些,所以就规定“先乘除后加减”,就可以减少使用括号的麻烦。

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所谓数学意识,就是一种良好的数学知觉,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去看待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学习层次的体现,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与适应性。并且,拥有数学意识的学生,会有意识地观察数学的表象,可以从客观的事物出发,去理解数学内部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十分重要。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无所不在,慢慢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对数学的敏锐性。同时,现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知识灵活,这无疑为教师实施生活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程时,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对于人民币的价值理解以及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而人民币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利用学生对生活的敏锐性去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理解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以及具体事物的价值,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

4.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学生数学直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是学生对数学宏观体现的一种把控能力,同时也是对数量最直接的一种判断能力,可以说估算能力就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快捷、高效地学习。能够灵活掌握估算方法的学生,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也会超过其他同学,是学生思维敏捷性与创造性的体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想尽办法去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并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直观目标。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教学中从精算人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从估算开始学习,先用竖式计算的方式在心中计算,从而慢慢形成对数学的知觉,最后提升学生计算的精准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材以外的估算资源,如体育课上学生每分钟的跳绳次数,或者在春游活动中应该准备的用具用品数量,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际的数字提升自身的估算意识,这也是一种数感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在估算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最终形成一种科学的数学直觉。

5.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这无疑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并且是核心素养中最核心与最本质的特征。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局限于教材以及课堂之中,应该为学生开展更多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认识数学,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去丰富自身的见闻,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去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若想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米以及千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之中走一走、看一看,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50米、100米以及1000米的赛跑,让学生用自己的脚去丈量校园跑道,从而更加真实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在这种开放的探究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内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这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终身学习,因此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谈医学科技论文的科学性
论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特色资源数据库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