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劳动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与技巧思考

作者:翁小宗 字数:3718  点击:

摘要: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阶段一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的基础型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具有基本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文章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进行阐释,指出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劳动技术课;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270-02

劳动技术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学生的手脑互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劳动技术课程在技术教育过程中,综合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即STSE)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作用和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技术思维和技术意识,建立与技术相联系的质量、环保、安全、经济、伦理、审美以及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等意识,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及终身发展的要求奠定基础。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进行阐释。

1.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创造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劳技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要将技术学习的内容溶于生活,根据初中劳技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虚拟某种生活情境,调动初中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常用的劳技情境教学方法有: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或视屏)、生活实例(如旋转以伞为实施)、教学道具等,引入生活载体,创设问题设计情境,将技术学习和生活问题解决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此开展实践活动。正如杜威所说,哪里的学校设置了实验室、车间和园地,哪里充分地运用了戏剧、游戏和运动,哪里就存在种种机会,使实际生活的情境重现于校内,使学生求得知识和观念,并加以运用,使进步经验向前发展。

初中劳技教师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设计活动情境培养学生技术理解能力、使用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创新设计能力;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视听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通过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学习,而是紧密学生生活相关的产品设计,从而便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

1.2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理念,注重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法激发了学生技术学习兴趣,提高了对技术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了学生使用技术、选择技术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技术参与的意识。

例如在开展学生少年电子技师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们选择了部分简易实用,容易操作的无线电电子电路,并购买了面包板(不必用到电烙铁,安全简便,元器件可重复使用)在内的实验套件,让学生学会在实验板上完成电路拼装,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技术素养,增强动手能力。在介绍46列的面包板的使用时我把背面蓝色胶带先拿下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内部结构,使用方法及其元器件的拼装注意点,学生在熟习元器件电路符号,看懂电路图的情况下,我还要求学生模仿老师所给的实验板拼装参考实例图,把待安装的电路图转换画出对应的拼装位置图后,再进行面包板拼装。如在拼装“无光就响报警器”时有的同学装完用黑色纸张遮住光敏电阻喇叭就会发出报警声,有的同学就没有预期效果,我就督促成功的同学帮助落后的同学分析检查排除故障,这样在不断互助中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1.3 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指在任务开展过程中,鼓励初中生通过微课程(微视频)以及学习任务单的辅助,尝试操作,发现问题的难点。再在初中劳技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下,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的能力,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学习任务单(学案)是探究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和架构的基本要素,所以需要教师预先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探究任务的重难点。

例如在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在学习“常用元器件的知识”中“电阻”的教学中,我把电子元件的名称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猜测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并想办法验证这个猜测。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从电阻这个名称中能知道这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吗?”学生大胆猜测:“阻碍电路工作”、“阻碍电流”、“阻碍电压”等。教师问:“你们自己能想办法知道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吗?”学生马上会联想到用万用表来设计验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经过实验的对比和测量,知道了电阻的具体作用,虽然知识点不多,但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猜想和设计实验验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接着给学生5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给学生布置任务:“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了,不同电路中需要不同阻值的电阻,你能知道这些电阻的阻值吗?方法以简单准确的为好”这下学生可兴奋了,反应快的学生首先发现了不同电阻的外观不一样(色环),教师再引导学生看手册上的色环电阻说明:每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字不同,黑0红2紫7等,接着介绍色环电阻的识别方法:前两位是有效数字值,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面0的个数,一般只识别前三个色环,不需要识别表示误差的最后一个色环金色或银色。如“红黑红”学生就会自己读出电阻的阻值是1000欧姆,有的学生则是使用万用表直接测量电阻值……最后,在大家的经验分享和教师的总结中,学生不仅知道了电阻标识色环的含义,也知道了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一般方法,还一致得出了先根据色环读出电阻值,再用万用表合适的档位测量阻值这个方法最科学。整节课下来,教师真正起到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学生们都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劲。

1.4 翻转课堂

通过翻转课堂,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使用、选择能力。课前微视频自主学习,课上让学生上台展示其课前自主学习成果,阐述技术方法,分享技术难点,评价作品时否满足现实使用需求,引导学生归纳产品设计要从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创意性进行考量,汇总技术方法,分析不同技术方法的异同,分解学生操作时遇到的技术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设置技术比拼环节,加深学生对技术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巩固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作品,提高初中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2.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技巧

2.1 精心“问”,旨在以问促生思考

初中劳技教师可以通过“问”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技术知识与方法,加深学生对技术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层层设问,以问题为教学线索,牵引学生找到产品设计的技术要点来驱动教学,并通过间题绘制的二维草图有何技术要求的解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2.2 巧设“境”,目的在指引学生“感同身受”

初中劳技教师可以通过“境”让学生置于角色状态中去评判作品的设计是否符合生活需求,可以通过假设:如果让学生去购买相关产品,自己是否满意?希望这个产品如何改进根据功能性和人性化?在技术要素上,是否达到产品的相关技术要求?由学生回答和发现,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产品要素的认识,对不同设计作品特性的理解,提高学生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使学习真正学以致用。

2.3 加强“动”,重点在于构建积极的课堂对话

初中劳技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让枯燥的技术命令的学习转化成具体的生活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是技术知识与方法学习的过程,也是利用综合应用技术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以言语为载体,课堂上积极引导,多给学生自我表达和展示的机会,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形成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2.4 积极“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作品设计的质量意识

实体设计课程教学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结合的多元方式,环环相扣、层层渐进,第一级评价反馈主要从技术层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理解、评价技术;第二级评价是对基础作品的评价,引导学生从该产品的特性层面进行评价;第三级评价是对创新作品的评价,引导学生从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功能性、美观性、创意性方面进行评价,三级评价的内容既有知识与技能,也有产品设计要素,更有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产品设计精益求精意识,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总之,劳技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教学,从而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和实现教学实际的需要,最终提升学生学习劳动技术课的兴趣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姚丽芬,祝小红.劳动技术课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反思——基于中部地区D市初中的调研[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5):128-131.

[2]吴亚美,郭莎莎.石家庄市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43-4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尊严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网络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的思考
浅谈铁路大型桥梁墩身施工的技术控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浅析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新技术研究
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创新
煤矿井巷弯道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路桥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探讨罗汉松扦插育苗技术
基础韩语课的大学教育探究
论普通高校艺术欣赏课的现状与改革
浅谈《煤矿供电技术》教学中的细节问题
浅谈数字媒体专业“技术与艺术”
EEPO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